研討會現場。記者 劉建維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林杉、許文秀、劉建維、劉雄 通訊員陳克茂)學校管理者如何提升輿情分析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如何借助主題活動、文化建設打造校園特色文化?如何緊扣時代主題,助推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12月24日,湖北省150余所中小學幼兒園的校長、書記們相聚東湖之濱,在荊楚網(湖北日報網)主辦的“2021湖北省基礎教育校園輿情治理研討會暨學校新聞發言人融媒培訓班”上,開展交流研討,共話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分享校園治理創新實踐,傳遞基礎教育發展強音。
擴優提質 加強教育系統新聞輿論隊伍建設
會議通過專家分享、案例分析,幫助學校提升輿情分析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構建良好基礎教育生態,助力我省基礎教育擴優提質。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教學環境。教育人是孩子靈魂的塑造者,人生成長的引路人。傾心盡力地做好宣傳報道,謳歌典型模范,是荊楚網(湖北日報網)作為黨媒黨網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教育事業部主任黃培帶來《全媒體傳播教育好聲音》主題分享,她結合豐富的新聞活動、融媒傳播案例,為大家帶來一場生動鮮活的教育新聞視聽大宴,展示黨媒弘揚教育正能量、傳播教育好聲音的新聞實踐。
黃培做主題分享。記者 劉建維 攝
“新聞輿論工作的地位之高、責任之重、作用之大前所未有?!蔽錆h市教育局宣傳部副部長鄒永寧做《加強教育系統新聞輿論隊伍建設 提升新聞輿論工作能力》專題講座。鄒永寧以“邁開雙腳丈量大地,睜大銳眼洞察天下,開動腦筋深入思考,練就妙筆書寫時代”鼓勵各學校打造過硬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從而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引領風氣之先,走在時代前沿。
“全媒體傳播時代,每一位校園管理者都需要直面校園輿情,科學、合理地處置和應對輿情?!鼻G楚網(湖北日報網)輿情部主任、首席輿情分析師顏陳現場分享《教育輿情風險防控與妥處方法》。顏陳分析了教育輿情的常見問題及成因,并介紹教育輿情的類型化特點及演繹規律,最后通過多個真實的突發校園事件傳授應對教育輿情的思路和方法論,引發大家就“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好突發教育輿情事件妥處”進行深入思考。
研討會現場。記者 劉建維 攝
向上向善 推動基礎教育校園文化交流互鑒
“強基固本,綜合施策?!薄白裱逃幝桑貧w教育本真。”教育不忘初心,基礎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學校的實踐和努力,江夏區教育人分享學校的特色發展舉措。
學校確立了以文?雅教育為核心價值觀的辦學特色:以學文字為基,規范書寫,規范語言,校園處處聞雅言,傳雅語;以誦詩文為樂,陶冶熏習,潛移默化,師生人人讀經典,寫雅文;以習禮儀為重,課程引導,活動提高,學生時時行雅事,做雅人。
——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
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一所市級示范高中,近幾年,我們采取強基固本,綜合施策的辦學思路,保證學校的高質量發展。一是立德樹人,五育并舉。二是抓好教師培訓工作,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人才基礎。三是堅持不懈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為終身發展奠基。
——武漢市江夏區實驗高中
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要求,也是社區群眾的熱切期盼。我校的做法是:第一,凝心聚智,同心戮力,全體教師都要樹立高質量發展的準繩;第二,規范績效考核制度,推行人文關懷,讓高質量發展落地生根,開花有果;第三,提升教師團隊干事能力,打造名師團隊,營造干事氛圍;第四,開展多維活動,激發學生潛能,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能獲得均衡發展。
——武漢市江夏區東湖路學校
我校遵循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真,努力構建“四個校園”(和諧校園、安全校園、學習校園、高質量的校園),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實現“讓全面幸福激蕩明熙夢”的辦學愿景,成就師生幸福人生。把屬于兒童的幸福還給兒童,使小學的生活成為孩子們值得回味的美好人生經歷。是用愛心擁抱學生,用慧眼去捕捉孩子的閃光點,以真心去欣賞孩子的成功處,以鼓勵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武漢市江夏區明熙小學
研討會現場。記者 劉建維 攝
基礎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國民素質教育。我校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貫徹黨的教育政策,站穩政治立場,把握教育方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次,向教師繼教學習要質量,在教師中形成一個熱愛學習的氛圍,經常組織教師學習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方針,并開展其他業務學習。最后,落實“雙減”政策,把握青少年成長規律,積極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鍛煉、參加藝術社團。同時利用江夏四中射擊特色校的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在課余時間培養興趣愛好。
——武漢市江夏區第四中學
學習共同體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傳統的學校不再是一個地點的標記,而是一個“學習共同體”,是一種以學生、教師、家長、社區、教育專家合作為基礎的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實踐,是一種把學校這一場所建設成為教師、家長、學生、社區居民、專家相互學習、一起成長、心心相印的共同利益體。我校一直致力于建設家校、校社、師生、師師、生生等學習共同體模式,以助推學?;A教育高質量發展。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初級中學
我校以五清課堂為抓手,充分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課堂;落實五項管理政策,精心設計作業,杜絕無效勞動,提振學生信心,發揮作業效能;優化課后服務,加強個別輔導,發揮團隊精神,引導共同成長,全面建設社團,發揮學生特長,促進全面發展。
——武漢市江夏區第五中學
基礎教育對于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學校堅決扛起“雙減”工作責任,強化“五項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應用“基礎作業+彈性(特色)作業”的模式,豐富校內課后服務內容,拓展課后服務供給渠道,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
——武漢市江夏區第二中學
學校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落實黨內法規,認真開展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推進“紅色引擎工程”,以“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為主陣地,以“三育人示范崗”創建活動為抓手,以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活動為保障,學校黨組織的凝聚力不斷增強,政治核心作用日益彰顯,戰斗堡壘作用發揮明顯,“工匠精神”品牌效益凸顯,有力促進了學校中心工作的開展。
——武漢市江夏職業技術學校
點擊查看:相信教育的力量!150余名校長、書記“充電”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