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陶輝 通訊員鄭華、郭斯)12月8日,中共黃岡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就普遍關心的問題,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鄧中麟通報,截至11月底,該市城區PM2.5(細顆粒物)累計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在13個國考城市中排名第3位,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6.2%,今年空氣質量有望達到二級標準。
鄧中麟介紹相關情況。記者陶輝 攝
聚焦環境治理,夯實綠色發展基礎
鄧中麟說,要始終秉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打好“藍天”保衛戰,堅持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實行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共治,加強白蓮河水庫、龍感湖、遺愛湖、赤東湖等重點水域水環境整治,實施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打好“凈土”保衛戰,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示范建設,提升土壤安全利用率。
鄧中麟說,切實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全面開展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聚焦生態修復,構建綠色發展格局
鄧中麟說,要加快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積極推進黃岡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支持英山、蘄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同時,扎實推進羅田縣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試點、龍感湖生物多樣性保護試點工作,加強對自然保護地的監管。
值得關注的是,黃岡將實施礦山綠色轉型三年行動計劃,支持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水利、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等新業態新經濟。
聚焦低碳發展,探索綠色發展路徑
鄧中麟說,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積極探索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推動傳統產業低碳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醫藥化工、水泥陶瓷等產業綠色化改造。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統籌融合、協同增效,促進全市從生產到消費各領域、全過程降碳減排。
同時,搶抓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機遇,統籌研究、超前謀劃重大項目。推動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引導綠色消費、綠色出行,加快推進排污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
聚焦改革創新,完善綠色發展體系
鄧中麟說,要自我加壓,創新求變,主動由行政管理局向項目推進局、產業發展局、要素保障局轉變,全面落實放管服改革舉措和“清減降行動”要求,統籌審批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同時,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構建“互聯網+環?!北O測信息平臺。充分運用智慧云、大數據,開展以龍感湖、遺愛湖水質提升和化工園區監管為突破口的綜合治理示范,提升生態環境管理精細化和科學化水平,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