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勁牌公司獲得 “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組織獎”。報道顯示,該公司擁有國際、行業領先的“中藥數字化提取分離技術”“新工藝小曲開發與應用”“中藥材指紋圖譜質量控制技術”等16 項核心技術,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博士后研究工作站、中國輕工業露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2個科研創新平臺,目前,有授權專利228項,其中發明專利38項。
讀罷,筆者感嘆,這不像一家酒企,倒更像一家科技研發企業。也正是這些核心技術,支撐了勁牌問鼎全國頂級質量獎。
酒企做研發,有必要嗎?
勁牌用數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對產品質量的極致追求給出了答案。
68年前,勁牌公司創辦時,只是一家地方小廠,還曾舉步維艱,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勁牌開始走科技研發的路子,立項研發的中國勁酒上市后,才起死回生,逐步打開局面。
由此,勁牌上下深化了一個共識:沒有核心技術,企業就沒有持續進步的力量,質量是勁牌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不二法寶。
時間、資金、心血……紛紛砸向了核心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即使短期內看不到效果,即使有時候幾年的心血只是證明“此路不通”,勁牌都始終堅持。這是勁牌人的共識,也是勁牌人堅守的戰略定力。
酒企做研發,有效果嗎?
質量的成績單,是可以由市場來投票的。無論外部環境怎樣風云變幻,勁牌公司始終堅持穩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不動搖。
數十年甘坐冷板凳的堅守讓眾多核心技術相繼問世,有力地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
如今,“小方勁”年銷售數億瓶,這家企業已經成為保健酒行業標桿。同時,技術品質領域的厚積也已薄發,勁牌在“大健康”領域的苦練內功,開拓出了白酒及中醫藥兩個巨大的新興市場,道路越走越寬廣。
質量分兩類,一類看得見,一類看不見。看得見的是國家的標準,看不見的是消費者的感受。
對于看得見的標準,以“小方勁”為例,必需經過1591道流程才能進入消費終端,其中有195項質量標準高于國家標準。
勁牌人堅守工匠精神,不忘初心,專注品質,對產品質量的較真和不懈追求,都表現在了這一個個可視的標準上了。
通過指紋圖譜技術把好原料安全質量關,通過數字化提取技術讓生產過程精確可控,小曲酒新工藝則排除溫度、濕度等外界干擾,天天可出“桂花酒”……勁牌說“用做藥的標準生產保健酒”,底氣便來自于每個環節標準的極致把控。有了標準的“銅墻鐵壁”,勁牌才能兌現自己的承諾——“質量可追溯、安全零風險、產品無瑕疵”“不達標的酒,一滴也不出廠;不安全的中藥材,一克也不使用”。
而所有可量化的標準和質量追求,最終都是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幻化為消費者的感受。消費者也用消費行為給出了投票。
這就是問鼎本屆全國質量獎的湖北企業給出的經驗和示范。
如今,消費市場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人在國外搶購電飯煲、馬桶蓋的舊聞和每年金額巨大的海淘消費,都是提示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信號。
極致品質是一流企業和三流企業間的分水嶺,質量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源泉和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勁牌的經驗啟示,即使一瓶巴掌大的小酒中,也大有乾坤,法寶無二,就是久久為功,牢牢抓住“質量”這個牛鼻子,方可重塑優勢,贏回市場。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