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面貌 新作為 乘風揚帆振興地方戲曲——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改革創新譜新篇

2021-11-30 09:07:17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原創楚劇《大別山人》劇照。

一座煥然一新、氣勢不凡的新劇場,巍然矗立于武昌之南,與一路之隔的起義門公園相呼應,組合成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這是最新建成投入使用的湖北省戲曲藝術中心,“戲碼頭”大武漢的又一大型演出場館,廣大戲迷的新樂園。

一群活力四射、朝氣蓬勃的青春少年,勤學苦練校園之內,“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都已有模有樣。

——這是已經培養了6年的158名楚劇、漢劇、黃梅戲“戲苗子”,即將學成走向舞臺的他們,承載著湖北地方戲曲的未來。

截至今年9月,累計實現經營收入628萬余元,完成全年目標值7成以上,其中演出收入達540萬余元,9月份經營收入近百萬元。

——這是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的最新“成績單”,面向市場取得如此佳績,在全國地方戲曲院團中十分罕見。

近日,不少省外同行院團慕名來到湖北省演藝集團旗下省戲曲藝術劇院參觀交流,紛紛盛贊湖北的戲曲振興動作大、腳步實、面貌新、效果顯著。

新劇場,新人才,新劇目,新作為,新風貌。

沐浴著黨和政府的關懷,乘著戲曲振興的利好東風,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全院上下群情高漲,開拓進取,努力為傳承弘揚和振興湖北地方戲曲開新局、譜新篇,爭當全國地方戲曲院團中的領軍標桿。

新建成使用的湖北戲曲藝術中心成為江城又一藝術殿堂。

新劇場夯實硬件 讓戲曲人更有勁頭

11月26日至28日,湖北戲曲藝術中心連續三晚上演黃梅戲惠民演出專場,讓戲迷大呼過癮。下個月,這里還將迎來國家京劇院、上海京劇院和蘇州昆劇院的李勝素、于魁智等名角大咖,“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密集上演6部經典大戲。

省演藝集團、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旗下的這座新劇場,成為大武漢的又一重要藝術殿堂。

該中心位于武昌梅家山42號,建筑面積1.6萬余平方米,包括有700余座位的主劇場及小劇場、多功能廳若干,裝飾一新,設施完備。目前,省戲曲藝術劇院的楚劇、漢劇、黃梅戲三大劇團也均已搬到該中心新址辦公,演員排練等硬件條件大大得到了改善。

歷時4年,該中心的建成,是我省以切實舉措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的重要成果。

2015年起,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協調推動該中心建設事宜。省演藝集團高度重視,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推進項目建設。2017年9月中心開工建設,今年9月主體完工,不久即實現投入使用。

一流的院團,需要好的劇場。好的劇場,也必將助力院團加速騰飛?!案兄x省委、省政府對戲曲人的切實關懷,硬件改善了,我們排戲、演戲就更有勁頭了?!边@是省戲曲藝術劇院廣大員工的心聲。

“戲苗子”在刻苦練功。

新苗子展露芳華 地方戲曲后繼有人

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擁有楚劇、漢劇、黃梅戲三大地方劇種,是我省地方戲曲的主力軍。

戲曲傳承,關鍵在人才。而至今已實施6年的“省戲曲藝術劇院后繼人才培養工程”,目前已碩果初現,令人欣喜。

2016年,我省決定從全省小學畢業生中,為省戲曲藝術劇院招收一批楚劇、漢劇、黃梅戲學員,委托湖北藝術職業學院按照“5+2”(5年讀完中專、后2年讀完高職)模式定向培養。該項工作,列入全省文化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當年9月,3個免費定向班開班,從全省20萬名孩子中選拔出的158名“戲苗子”來到省城,踏上了7年專業學藝路。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規模最大的一次戲曲專業招生行動,意義重大深遠。

時間如梭。如今,在集團、劇院與學校聯手傾心培育下,158名“戲苗子”已進入第6年學習,從十二、三歲長大到十七、八歲,“唱念做打舞”都已有板有眼,已然茁壯成長,脫胎換骨。目前,省戲曲藝術劇院已開始著手,謀劃安排這批新人回到劇院實習上崗的事宜。

“隨著這批學生走上舞臺,湖北地方戲曲更加后繼有人了。”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確保158名“戲苗子”學有所成順利上崗,該院還將持續開展名家收徒傳戲、文藝骨干提升、青年演員進修等工程,大力培養青年人才,提升藝術水準,“努力培養出新一代的名家大家”。

黃梅戲《黨的女兒》劇照。

新探索直面市場 創新奮進永無止境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和文化市場的演進,全國范圍內,地方戲曲院團普遍面臨諸多困境。尤其院團轉企后,來自人才、經費等多方面的壓力,困擾著地方戲曲院團的發展。

直面現實和挑戰,在省演藝集團領導下,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全面改革探索,勇闖新路。

——狠抓演出業務,堅持“云”上演出和線下演出齊發力。2020年克服疫情影響共計演出362場,其中“云”上演出36場;2021年截至10月底,共完成演出場次達830場。每周推出的“云劇場”受戲迷追捧,已成為普及傳統文化的有效手段;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下基層、戲曲進校園進景區等活動常抓不懈,深受百姓歡迎。該院楚劇團曾經連續五天在應城一個邊遠鄉村連演10場,贏得群眾感動叫好。

——狠抓創作提升,打造戲曲藝術精品,努力推出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重頭戲、壓軸戲、看家戲。2020年,漢劇廉政小戲《正名》、黃梅戲廉政小戲《天網》全省巡演受好評,獲省文旅廳表彰;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武漢基地完成經典黃梅戲《雙下山》拍攝。2021年,紅色題材現代楚劇《淬火》在武漢成功首演,為建黨百年獻禮;新創黃梅戲《舞衣裳》正在加緊創排,年底將登上舞臺;黃梅戲《羅帕記》加工修改,將參加全國戲曲百戲盛典展演;楚劇《大別山人》入列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正在開展全國巡演。

——演出推廣探索新機制。通過建立項目合作機制,降低演出成本,提高新劇院使用率;強化市場意識和成本意識,提高市場營銷獎勵,鼓勵全員營銷,加強演出市場開拓。

戲曲振興,任重道遠。

乘著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東風,站在新的起點上,省戲曲藝術劇院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開拓奮進,讓地方戲曲在新時代煥發生機、綻放光彩。

省戲曲藝術劇院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院將在省演藝集團領導下,在持續改革創新、提升效益的同時,積極謀劃長遠發展,穩步推進精品創作、文藝演出、對外文化交流和武漢戲曲大碼頭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推進文化事業產業協調發展,“為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和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p>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新面貌 新作為 乘風揚帆振興地方戲曲——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改革創新譜新篇 “珞珞如石——萬林藝術博物館基本陳列”揭開面紗 武漢大學千余件藏品與觀眾見面
星夜兼程,趕赴湖北日報5G演播室 ——《縣(市、區)委書記全媒體縱橫談》升騰荊楚百縣突圍發展大氣場 首屆湖北綠色消博會即將布展
32篇微信“10萬+”刷屏朋友圈 縣(市、區)委書記們為何這么火? 格力電器在空調市場低迷 打造“紅人”成了業內潮流
航運業恢復常態化運營困難重重 港口限制和運輸成本不斷上升 微策生物開始沖擊A股資本市場 凈利增速持續性存疑
北京租賃市場正式“入冬” 六成商圈租金環比下跌 印度移動通信運營商又一次集體提價 是印度移動通信市場的一大步
餐飲行業的食安問題再次引發熱議 多品牌現食安問題 2035年建成中部標桿城市群 湖北規劃“一主兩翼、兩橫兩縱、多點支撐”城鎮新格局
百年積淀 千件藏品 “珞珞如石——萬林藝術博物館基本陳列”開展 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 前8月武漢減稅降費51.36億元
湖北百場“強國新‘聲’代·青年學習會”拉開帷幕 洪湖岸邊唱響“洪湖水” 英雄精神勵后人——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回洪湖演出側記
演繹大別山傳奇革命故事 楚劇精品《大別山人》啟動全國巡演 武漢禁毒專家楊道兵:萬余圖譜覓魔影
豐田“氫擎“驅動全方位電動化低碳出行解決方案傾情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鄂來拍”拍出“尖板眼” 6項成果落地漢襄宜
“是你們不辭勞苦地跨省追賬,我才拿到了血汗錢”——武昌法院為173人追回工資 開啟鄂港機制化合作,攜手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應勇王忠林會見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夜游長江 炫彩華燈見證鄂港情誼 2800萬元!武漢人愛心采購五峰農特產品
瘦高男子長出大肚子 原是腸道腫瘤作祟 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 助力江夏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武昌臨江社區探索“校社共建”模式 助力“雙減”政策落地扎根 年輕女子孕晚期查出胃癌 ?多科室醫護接力救治確保母女平安
武昌楊園街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月活動 營造風清氣正環境 火災濃煙致三歲幼兒昏迷 父母堅守30天不放棄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