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社部出臺《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將進一步加大對無故克扣、拖延農民工工資的用人單位的處罰力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國家對農民工這一龐大群體的合法權益更加重視,這也是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的必然舉措。
據統計,我國目前城市化率達60%,但這其中有20%為農民工,人數達2.8億。他們雖然常年在城市就業,但是收入不穩定,很難享受到所在城市的福利政策。農民工游離于城市的邊緣顯然是不符合城市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影響了農民工扎根城市的決心和信心,阻礙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長期來看更不利于經濟社會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因此,當前形勢下,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對實現新型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疫后高質量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農民工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經濟社會特別是遷入地的繁榮發展作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要想保有這一群體的積極性、穩定性,充分發揮其在城市化發展中的作用,解決其市民化問題是當務之急,而保障其薪水按時足額發放關乎農民工切身利益,各級政府用心守護才是關鍵。
從觀念上轉變對農民工的看法,是加快其市民化的前提。勞動力從附加值偏低的農業領域和農村向附加值更高的工業領域和城市流動,并不斷增加在城市的消費,這是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的必然要求。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重,人口凈流入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是否具有發展前景的關鍵指標。因此,各級政府將農民工視為發展的重要伙伴,將吸引、留住農民工提上工作日程。
從制度上重視提高農民工的獲得感,是加快其市民化的保障。2019年,國家放開戶籍管理,北上廣深等城市積極落實積分落戶政策,開啟了農民工市民化的大門。但深入分析,戶籍管理僅是表征,背后涉及住房、教育、社會保障等諸多公共服務問題。因此,各級政府在出臺新的與公共服務相關的政策、措施時,均不應再與戶籍相掛鉤,并應對之前與戶籍掛鉤的公共服務事項進行清理,建立整改臺賬,列出清單、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逐項脫鉤處理。要通過制度護航,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無縫銜接,不斷降低農民工的居住成本、子女教育成本,增加工作、生活的便利性,實現其從外到內徹底融入城市生活。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加速城市化進程,無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我們相信,在各級政府用心呵護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朋友將在城市舒心工作、安心生活,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稿源:荊楚網
作者:周陳鵬(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