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皚皚的1975米賽道,16個角度不同、傾斜度各異的彎道,近130米的高差……位于延慶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雪游龍”專業性強、危險性高。如何在賽道上設計出最優路線,實現“彎道超越”?
在11月21日舉行的“5G+工業互聯網”賦能先進制造業集群融合發展專題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云用“一個公式”,介紹了“數字孿生訓練系統”如何助力教練員、運動員滑得更快、更安全。
雪車雪橇是冬奧會中速度最快的項目,被譽為冬奧會“雪上F1”,比賽十分激烈。速度過快,運動員將有人身危險“飛”出賽道,滑得太慢,競技性和觀賞性又會受損。華中科技大學“冬奧”項目工作組,只需選擇六個點,搭建賽道數字孿生系統,實現雪車、雪橇運動的智能精確感知和數據融合。讓比賽在安全性和觀賞性之間達到完美平衡。
“運動員的路線和速度設計是算出來的,不是畫出來的。”丁烈云透露,該項目通過軟件進行建模,實現滑行路徑的數字化。賽道上每一個點的坐標均可知,通過建立運動方程,代入運動員經過的每一個點,就可以追蹤其滑行軌跡。通過計算,可以找出最佳軌跡,就能幫助運動員更好提升。據了解,數字孿生(DigitalTwin)美國NASA首先提出的,科學界一般認為數字孿生是在數字空間內,使用高度精確的數字模型來描述和模擬現實世界中的事物。簡言之,即將現實世界中采集的真實信息反映到數字模型,使之隨現實進行更新。
(湖北日報見習記者汪子軼 記者肖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