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李朝琴 王慧豐
“水變清了,雜草垃圾也沒有了,一眼望去都是綠色,我們又多了一個休閑散心的好去處!”11月11日,提到襄陽大李溝的變化,市民張大爺笑得合不攏嘴。
大李溝是漢江支流小清河的支溝,也是襄陽市內重要的排洪通道,此前沿岸雜草叢生、垃圾遍地,被戲稱為“龍須溝”。
改變始于中建三局襄陽市東西軸線道路工程樊城段項目。該項目開工后,其中重要一個內容就是修復大李溝沿岸生態。據介紹,此次修復工程長1公里,主要包括排水溝修復、綠化覆蓋、人行道建造等。
中建三局襄陽市東西軸線工程樊城段項目李溝段工區經理謝劍表示,大李溝排水溝一側的緣石留設拱形排水洞口,采用灰砂磚進行砌筑,凈排水截面0.25米,發揮排水功能,更兼具美觀。項目在護坡框格內種植花草,棱形框格每隔3米設置一道,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為方便居民休閑,項目特意打造寬2.5米、長度310米的人行通道及兩處進入親水平臺的上下樓梯。
圖說:大李溝排水溝綠草護坡
據介紹,施工過程中為把對河道的影響降至最低,項目特意選擇了少支點施工工藝,減少樁基、圍堰施工等工序對河道的損壞,定期對河道的建筑垃圾、漂浮物、雜草等進行清理。
綠草展青裀,樾影連春樹。如今,大李溝齊星名居至樊魏路沿岸修復工作已經完成,寬約9米的河道框格護坡上遠遠看去郁郁蔥蔥,像披上了綠地毯。
中建三局襄陽東西軸線道路工程(樊城段)項目全長8.78公里,其中高架橋部分8.1公里,是襄陽是引導城市向東拓展、帶動東津人口聚集和功能轉移的重要交通軸、發展軸和景觀軸,采用PPP模式建設,于2018年4月開工,目前項目整體形象進度完成93%,主線承臺、墩柱下部結構已全部施工完畢,橋面瀝青已攤鋪至云集路,接下來將全力沖刺剩余道路施工、橋面附屬工程和橋面瀝青攤鋪工作,確保如期完成通車目標任務。
圖說:襄陽東西軸線項目大李溝段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