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11”購物節的到來,各種預熱預售活動拉開序幕。今年“雙11”的直播競爭與以往相比更加激烈。頭部主播的直播間里難再喊出“全網最低價”,恰恰是不少品牌店鋪直播間呈現出百花齊放態勢。這反映出行業開始冷靜地思考新的發展模式,明白了競價并非明智之舉,更非長遠之道,樹立自身難以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健康發展途徑。
持續低價并非品牌良性發展的策略。對于消費者而言低價意味著實惠,在保證品質的情況下往往是越低越好。然而低價固然能在短期內幫助企業打開市場,幫助主播積攢流量,但長期的低價恐怕是難以承受的,畢竟無論是企業還是博主,最終的目的必然需要盈利,長期保持低于原本定價的折扣將影響企業產品的正常研發生產。況且每一個品牌建立之初都有明確的自身定位,包括內容功效、包裝設計、價格定位等,這也是企業希望投遞給消費者的印象,長期低價不僅會破壞企業的定價體系,也會給消費者造成定位印象的偏差和錯覺,最終可能抹殺品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當下,一些商家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今年的促銷活動中,價格的打折少了,贈品變多了,實際上就是一種調整和轉型。
良好的質量是吸引和維持流量的根本途徑。如果說過去幾年頭部主播驚人的帶貨能力掩蓋了產品質量對于吸引流量的影響,那么今年的數據則讓人們看到產品質量的重要性。數據顯示,某知名化妝品牌旗艦店躋身淘寶平臺貢獻度第二名,超過部分頭部主播,而且這并非個例,今年品牌店鋪的直播間熱度呈現出“追上”網紅主播的態勢。這說明,品牌價值、產品質量是天然的流量,品質過硬、口碑優秀的產品一旦得到認可,消費者自然會自找上門。品牌孕育之初流量支撐和宣傳推廣是必要的,但一旦品牌打出去之后,要維持品牌的熱度,維持穩定的客戶群體,依靠的則是產品質量和用戶口碑。產品質量始終是貫穿品牌成長的根本因素。
隨著主播價格優勢的褪去,直播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更趨于細分。無論是企業還是主播們,要想在新形勢下保持活力,唯有認真自我審視,深耕細分領域,打造核心競爭力。
(伏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