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森林鋼廠”的武鋼廠區一覽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鄒斌 攝
紅尾伯勞
池鷺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周治濤 孫婷婷 通訊員程琳)位于武漢市青山區的武鋼廠區,如今每天各種鳥兒的身影,令廠區工人和附近居民很是驚喜。尤其在老輩工人們眼里,這種飛鳥成群的景象已是久違多年了。
11月8日清晨5時30分,當朝霞浸透初冬的涼意,傾瀉在青山區北湖明渠之上,一群雀鳥從水池邊掠過,并愜意地在周遭選擇樹枝駐足。極目新聞記者置身于離明渠不遠的武鋼廠區,那些矗立的高爐和廠房,此刻恰似水墨畫的背景,融入了這幅“森林鋼廠”的畫作中。
“因為毗鄰煉鋼的高爐廠房,這里的鳥群一直十分稀少?!蔽滗撚邢薇焙鬯幚碚菊鹃L岳耀全,年輕時就生活在北湖之畔。今年以來他經??吹进B群在廠房樓頂追逐,一些羽毛鮮艷、個頭碩大的鳥類,還時不時地在溝渠和水池邊,留下美麗倒影,這讓他感覺十分驚喜。
北湖污水處理站位于青山區白玉路附近,是該公司工業污水處理和回收再利用的重點項目,距北湖濕地約三公里。今年76歲的居民湯桂珍是武鋼家屬,就住在附近的攀建光明社區。湯桂珍回憶,相比20多年前如今廠區機器轟鳴聲變小了許多,環境綠化也更好了,“每天早上都被鳥叫聲弄醒,這里不像是工廠,更像是鳥的樂園了?!?/p>
“上世紀90年代武鋼生態環境最差的時候,廠區基本看不到鳥的蹤跡,而如今廠區的高爐廠房之中,竟然穿梭著野雞、白鷺、斑鳩、喜鵲、翠鳥等各種鳥類的身影。”武鋼有限能源環保部員工鄒漢平介紹,經過觀測和統計,目前已有數十種鳥類活躍在武鋼廠區,其中不乏曾絕跡多年的鳥類。在鄒漢平看來,近幾年環境改善是鳥群重返武鋼的重要原因。資料顯示,2017年至2021年武鋼環保項目已完成投資達36.4億元。
湖北省野保協會觀鳥分會會長李明璞表示,一般來說,鳥類種群的棲息生存需要草木繁茂,還要有魚蟲之類的食物鏈,因此鳥類是環境生物多樣性監測的重要指標,鳥類種群豐富意味著區域生物鏈的多樣,是生態環境向好的表現,“在武鋼北湖區域絕跡多年的鳥類種群重現,說明這里生態治理成效顯著?!?/p>
青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鋼城區域加快推進“森林鋼廠”和“智慧鋼廠”建設,隨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項目北湖產業生態新城落子布局,青山區老工業基地的轉型發展,正不斷迎來“綠水青山”高質量發展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