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城、通訊員吳欽、何金城)未來的世界競爭,很大程度上將是產業集群的競爭。作為紡織服裝大省,湖北雖有產值突破3000億元的驕人成績,但產業集群層次較低,高附加值產品不多,品牌企業偏少,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偏多。
產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難題怎樣破解?改變,始于創新。
今年9月以來,省纖檢局抽調質量管理、檢驗檢測、計量檢定技術骨干,邀請武漢紡織大學紡織工程、品牌管理等專業專家成立“巡回問診”專家團隊。在黨委書記、局長林松金的帶領下,專家團隊下沉企業一線,通過“把脈問診”,實施“一企一書一策”,針對企業存在的質量問題,出具《質量診斷書》,同時,結合“問診”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舉辦質量培訓,通過精準幫扶,幫助企業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對策與建議,切實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省纖檢局黨委書記、局長林松金了解企業生產情況。記者張城攝
深入車間“找問題” 實時把企業難題解決在一線
面對專家給出的解答,位于漢川的湖北妙虎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路暗自嘆服:“以前企業自己找問題浮于表面,現在專家‘揪’出的問題一針見血。解決方案切實可行,專業性很強。
作為一家老牌民營紡織企業,該公司近些年來主動進行技改,但新設備因疫情交貨延遲,部分老設備仍在繼續使用,導致產品質量不太穩定。團隊專家、武漢紡織大學副教授陳軍對老設備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合理的建議。
“這張吊牌不規范,檢驗報告只能說明送檢樣品的質量情況,并不能代表這一批次的全部產品?!痹趲装俟锿獾那G州市紅飛針織服飾有限公司樣品間,省纖檢局黨委委員王克作發現該公司將樣品檢驗報告印成吊牌掛在服裝上,這并不規范,因為檢驗報告只能說明送檢樣品的質量狀況,不能代表該批次全部產品?!?/p>
監管部門上門“問診” 技術專家現場“開方”,效益已初顯?!皬娜ツ?月到今年9月,我公司在天貓和線下商超銷售的7個品牌服裝,在國家和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全部合格。這要感謝省纖檢局的技術專家多次現場指導?!鼻G州市紅葉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孟穎告訴記者。
據悉,截至目前,省纖檢局專家團隊已為省內6個地區的38家紡織服裝生產企業提供“診斷”服務,共出具質量“診斷書”38份,發現質量問題86個。
湖北省纖檢局相關領導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記者張城攝
座談交流“講問題” 貼心服務讓企業態度主動轉變
“在本地進行成品送檢有部分指標沒覆蓋,我們只能送到外地檢測,費時費力?!笔±w檢局團隊在湖北華詩韻服飾有限公司座談交流時,該總經理韓晨發言尖銳。
王克作立即給企業一顆“定心丸”,孝感分局實驗室正在更新和擴容,明年年初大部分檢驗指標都可覆蓋,企業再不用多跑腿了。
“以前聽說執法人員上門都避之不及,現在有了質量意識,我們都是主動送檢,非常歡迎專家們上門給我們找問題、解疙瘩?!痹摴径麻L韓少華頗有感慨。
在湖北青葉子服飾科技有限公司座談交流時,公司總經理陸志高提到,希望我省效仿沿海地區成立校服產業協會。專家組現場辦公,與湖北省服裝協會負責人溝通相關事宜,現場反饋結果。
針對座談和走訪中發現的問題,省纖檢局質量科迅速行動,組織專家“開方治病”: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術培訓,提升員工綜合能力,引入市場機制,加強與專業高校的通力合作,推動培訓內容由大而廣向小而精轉變。
團隊專家、武漢紡織大學副教授陳軍為企業授課。記者張城攝
建言獻策“提問題” 讓“頭尾”企業飛得更高更遠
宜城天舒紡織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緊密賽絡紡紗線制造商,其生產的紗線享有“湖北第一紗”和“中國精品紗線”的美譽。
“從現場情況來看,公司裝備技術和質量管理水平都比較高,但當前國內市場原棉價格漲勢明顯”在交流環節,陳軍的建議更深一層?!鞍央u蛋放在多個籃子里”,提前進行技術儲備,嘗試在新型纖維上“做文章”。
“沒想到專家講這么接地氣,既講明了理論,又有實踐中的探索,意見和建議都說到了重點,為公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讓我們茅塞頓開?!惫究偨浝砀吡⑿录拥卣f。
“半成品缺乏檢驗手段,裁剪工藝落后,質量管理憑經驗,這些問題都影響產品質量……”在湖北三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王克作直指企業弊端,建議其盡快用智能化設備代替人工,建立質量管控體系。
企業負責人坦言“苦衷”:一直改革,卻無適合人才和方法。
面對企業“痛點”,省纖檢局紀委書記洪步才現場承諾:請不到人才,我們來人教,只要企業需要,我們免費培訓。
“開展紡織服裝產品質量技術幫扶“巡回問診”活動,是我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省纖檢局黨委書記、局長林松金表示,下一步省纖檢局將堅持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完善實施機制,使“巡回問診”常態化、精細化,助力企業質量提升,推動湖北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