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經開區春筍群樓
掃碼看視頻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孫澤宇 通訊員 孫亞云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王永勝
漢經開區軍山街像一條扁擔,挑著沌口和漢南兩個金童玉女。大軍山壁立長江北岸,與南岸的江夏金口槐山隔江對峙,形同鎖鑰,異常險要,是長江中游的天然門戶之一,在軍事、交通上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北魏酈道元《水經·江水注》載:“昔周瑜與黃蓋詐降魏武(曹操),大軍山地也?!比龂鴷r期,吳魏在此屯兵交戰,蜀漢諸葛亮的屯兵遺跡和故事,千百年來為這里的人們津津樂道。明末張獻忠、清代洪秀全、近代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的武漢保衛戰等,都曾在大、小軍山和設法山一帶鏖戰。
如今,長江軍山段上凌空建起了軍山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千里長堤上楊柳依依,萬里長江上百舸爭流,登臨極目,景象蔚為壯觀。新地標“春筍”,在昔日孔明“借東風定軍山”的地方破土而出,助力“中國車谷”二次創業翻開新篇章。
諸葛亮曾在此屯兵建城
公元208年,曹操敗二袁、劉表后,率百萬之眾,一路掩殺而來。劉備在當陽接戰敗退,只好退至大、小軍山設防。諸葛亮決定利用大、小軍山和設法山中間的一片平地建筑土城,以屯兵,以拒敵。劉備一聲令下,征召周圍十里八村的能工巧匠,蜀軍和當地村民夜以繼日建造,城樓很快完工。
土城建起來后,命名為“諸葛城”,坐落在黃陵鎮東一里,北靠硃山,南臨東荊河,東、西兩湖環抱。歷代先民,不忘祖先的恩威,多次對諸葛城復建、修葺。現在的諸葛城再建于1981年,2017年,由軍山街硃山村集體出資維修加固。
高大的歇山頂式兩層木制結構牌樓,雄偉壯觀,古色古香。琉璃瓦在陽光輝映下,閃著耀眼的光芒。門樓上的“諸葛城”三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正脊是一對魚龍吻。
進得門來,左邊是高大的諸葛孔明雕像,峨冠博帶,高舉羽扇,似迎接凱旋的將士,雙目炯炯有神,目光越過硃山,看向更遠的天空;右邊的圍墻錯落有致,漏窗為扇形和圓形,雕刻著纏枝花紋和雙鶴祝壽圖。
諸葛城占地約30畝,建筑面積約759平方米,正面寬4.5丈,長7丈,背面寬4.1丈,長10丈。其主體建筑呈“L”形,為兩層磚混結構,黑瓦白墻,中間大門以單層弧形大廳連接,三岳朝天式山墻飛檐翹角,結構軒敞。
進入正門,一池清波,波光粼粼,仿佛青龍偃月刀翻飛的刀光。園內廣植香樟、櫻花、對節白蠟、銀杏。映入眼簾的一片桃林,追憶著桃園結義的故事……
黃蓋詐降曹兵于大軍山
大軍山的傳說故事,一直被廣為流傳,其中以三國故事居多。特別是吳魏交戰時期,設在大軍山的祭風臺、擂鼓墩等尤為被人津津樂道,而與設法山、小軍山三山環抱處傳說為當年的古戰場。
“魏武兵折黃蓋篷”,指三國“赤壁之戰”的故事,有人說三國赤壁之戰發生在大軍山這里。東吳大將黃蓋與都督周瑜設苦肉計,黃蓋詐降曹操,以篷布遮蓋裝滿火藥的木船,馳入曹操水軍中,燒死曹軍戰船人馬無數,此即著名的“赤壁之戰”。北魏酈道元《水經·江水注》記載:“昔周瑜與黃蓋詐降魏武(曹操),大軍山地也?!?/p>
大軍山之名始見于北魏酈道元《水經·江水注》:“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逼褚延?700余年。明嘉靖年間的《漢陽府志》記載:“三國時,吳魏相戰,陳兵兩山之間,故以大、小軍山名?!贝筌娚胶0坞m然只有197.3米,但是處在地勢相對平坦的長江中游地帶的武漢,孤峰雄峙頗顯壯觀。
明末張獻忠、清代洪秀全、近代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的武漢保衛戰等,都曾在大軍山處屯兵鏖戰。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將中山艦炸沉于大軍山對面的長江金口附近,現已打撈出水,建立中山艦展覽館。
軍山歷史可追溯至史前時期
占地面積102平方公里的軍山街境內,山巒湖泊數不勝數,三面環水的設法山,因其獨特的三國文化標簽,歷經歲月淘洗,愈發熠熠生輝。
設法山名稱的由來,相傳是三國時期,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曹,諸葛先生常登此山,在此觀天象,運籌帷幄,想出了許多破敵的妙計,打了不少勝仗,因此后人就將此山取名設法山。
設法山與大、小軍山正好形成天然的三角之勢,中間地勢平坦,正是當年陳兵之地。設法山前有川江池后依通順河,沿河堤往東約1公里處,傳說是埋葬了曹兵無數的“尸骨墩”。
1984年,該處還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鑿、陶網墜、高圈足、圓形和鴨嘴形鼎足,各式口沿陶片、鹿角化石、鱉甲化石及紅燒土等,從而使得該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被追溯至史前時期。
初秋時節前往設法山,新修的棧道沿山腳盤旋而上,沿途烏金木、苦楝樹、榆錢樹郁郁蔥蔥,野生的藤蔓纏繞,金盞菊、玉簪花、紫藤偶爾探出芳容,還有艷麗的彼岸花,仿佛要帶你穿越千年。猶見諸葛孔明長衫羽扇,捻須而立,身后是千年不息一路奔向長江的通順河,前方川江池如一面明鏡,映照著蕩盡歷史塵煙的碧空萬里。
昔日三國古戰場
今日經濟主戰場
放眼望去,長江萬里黃金水道百舸爭流、千帆競發;逶迤的東荊河清澈見底、碧波蕩漾;狀元湖、官蓮湖、硃山湖12個大小湖泊如珍珠一般鑲嵌其中,大軍山、龍靈山、設法山等11座山峰星羅棋布,各顯崢嶸。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智慧生態城中,現代化建筑如“春筍”破土而出。這里有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沿江總部經濟區、龍靈山國際文化旅游區等核心發展區域。經開區的人民,賡續歷史血脈,再創世紀輝煌。
大手筆,大智慧,掀開了“借東風,定軍山,二次創業再出發”的新篇章。君不見東風浩蕩,鳳凰歸來,日富月昌。軍山,得天時占地利,開啟現代工業的大智慧,責無旁貸地扛起了中國車谷這擔重任。
武漢經開區二次創業新地標“春筍”,以未來科技感十足的獨特外形,傲立于川江池旁,不遠處的尸骨墩遺址林木蔥蘢。大軍山、小軍山、設法山三山環抱處,高樓鱗次櫛比,京珠高速橫跨長江,軍山長江大橋的斜拉索如張開的羽翼,在陽光下閃著銀色的光芒。
近期,武漢開發區將深入挖掘大、小軍山和設法山等三國歷史故事,守好長江文脈,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協同推進文旅資源保護和開發,建設三國歷史文化遺址公園,打造歷史文化保護示范區、全國旅游打卡地。
“再造一個經開區”號角已然吹響,昔日孔明“借東風定軍山”,往事越千年,碧水青山猶在,如今“軍山新城”建設將掀開新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