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吳漢 通訊員 陳偉彬 陳睿
“霍師傅又在修整值班室呀,小區真是越修越好看了?!?0月22日,武昌區中山路687號南大門小區自治小組成員霍啟彪正在義務勞動時,收到同小區居民王女士的點贊。
說起小區的變化,王女士的喜悅感滿滿:加裝了攔車器,車位新畫了線,小區門口的值班室24小時有人看守,還可調看出入口的監控錄像;電動車有了專門的可充電車棚,不用擔心飛線充電消防隱患……
小區無物業管理 環境治理遇難題
據介紹,該小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里面有200多戶居民,因沒有物業公司管理,近年來這里越來越破敗。居民張宏秀告訴記者,小區隔壁就是武泰閘蔬菜市場,人多車多,此前,常有購菜車輛開進小區內停放。
居民們介紹,小區因長期無人打理,衛生環境差,治安狀況也不好。“監控設施不完善,我們缺乏安全感?!本用駛冋f,長期以來,不少居民選擇將房子出租,到其他地方的居住。目前,小區居住的多為老年人,加之缺乏活動空間等問題,大家意見也很大。
面對老舊小區的通病和頑疾,在紫陽街道的指導下,社區以選舉業委會、成立院落自治小組為契機,引導居民進行自治。
居民成立自治小組 家園舊貌換新顏
今年9月,經居民票選出小區第一屆業委會,通過召開居民會議、上門收集意見等方式,梳理出車輛亂停放、電動車充電難、大門無值守、小區樓道亂堆放等4大突出問題,又公開征集“管事人”,以“群眾威望高、服務意識強”為原則,成立了以陳麗珍為組長的6人自治小組。
在梅隱寺社區的支持下,自治小組修整出小區入口處幾近廢棄的舊車棚簡,作為小區值班室。“不收取居民一分錢的物業費?!标慃愓湔f,他們決定用自治的方式,讓小區改頭換面:整合小區內的有限空間,重新規范劃定停車位38個,按月收取停車費,作為小區自治經費來源;在小區大門安裝攔車器和監控探頭,安排24小時值守,外來車輛不再隨意進出亂停放,清理靠小區院墻邊角空地上堆放的物品,修建電動車車棚提供集中充電點;聘請人員每周對單元樓道進行保潔維護。
“趁著現在身體硬朗,把小區環境搞好了,住得更安全、更舒心,就讓我們有了幸福感?!弊灾涡〗M的張宏秀說,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們也開始更加支持自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