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梁傳松
通訊員 曾輝
10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營商環境看實招”鄂州專場新聞發布會,鄂州市發布優化營商環境主要經驗和創新措施。
鄂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忠祿在發布會上介紹,近3年,鄂州接續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年、提升年和攻堅年三大行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一批重大工程、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湖北省“頭號工程”花湖機場年底校飛,即將投運,容百鋰電、三安光電、芯映光電、瑞華光電等項目相繼啟建、投產,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全面提速。
破冰突圍
把群眾和企業滿不滿意、高不高興、受不受益當做營商環境的根本檢驗標準,破除思想觀念陳舊僵化之“冰”,勇突行政效能不高之“圍”。
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中,鄂州舉辦多場專題電視問效活動,現場曝光問題、現場滿意測評。42家單位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公開承諾,接受媒體監督。
針對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文件打架”等問題,廢止和失效789件市政府出臺的規章、規范性文件。精簡本級事項清單1101項,公布實施告知承諾證明材料220項,政務服務申報材料壓減29.4%,證照共享率82%。
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努力實現政務服務“更快、更優”。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在“鄂匯辦”上線鄂州旗艦店,選取“我要開書店”等18個主題作為地方特色事項網上辦。簡辦聯辦破除行政壁壘,300余項便民事項與武漢、黃石等周邊城市跨城聯辦,臨空經濟區與福建南安市實現19項高頻事項跨省聯辦,8項公積金業務跨省通辦。
改革賦能
堅持改革賦能,向改革要行政效能、發展動力。2021年,鄂州擔綱7項省級先行試點改革,創新推出10項市級改革事項,眾多改革帶動營商環境向好趨優。
眼下正在為年底校飛作最后沖刺的花湖機場,選址、落戶、報批速度均創國內民航史之最。開工建設3年來,該項目克服環境容量回旋余地小、建設用地指標少等重重困難,實現同類項目5年才能達成的實質性進展。
為助市場主體翻越融資“高山”,鄂州探索推出“四張清單”(授權、授信、受理回告、盡職免責四清單)+“金融輔導員”制度,截至8月底,該市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7.96%,增幅連續15個月居全省首位。開發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大力推進信用貸,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全市企業信用貸款余額70.78億元,占全部企業貸款比重為18.27%。
今年以來,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 11152戶,同比增長 23.61%。市場主體總量達到 12.343萬戶,同比增長 10.25%。1—8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8%,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減負增效
減負增效,活水養魚。2020年以來,鄂州新增減稅降費12.1億元,免征3424家企業社保費用3.8億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落實階段性優惠電價、天然氣價、自來水價政策,降低企業用能成本7720.62萬元,讓企業輕裝上陣。
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企業享受政策優惠5421萬元,惠及企業7861余家次。梁子湖區推行“農民工工資信息化監管”改革,通過金融機構保函替代現金繳納,努力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欠薪案件同比下降33%,連續6個月無欠薪案件發生。
靠前服務,千方百計幫企業解決困難。在鄂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上,企業反映訴求439件,各有關部門辦理回復431件,辦結率98.2%。
法治先行
豎起市場監管“邊界線”,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推行涉企行政檢查審批制和涉企行政處罰預警制,對市場主體首次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及時糾正的免予行政處罰,一般違法行為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包容審慎對待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筑牢企業保護“安全線”,對涉企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調、快結,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期限同比縮短28天,調解撤訴率高出其他案件7.2個百分點。“保護中小投資者”評價指標連續兩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一。梁子湖區推行“執行案件繁簡分流”改革,快速執行案件平均用時22天,同比減少41天。
建立項目建設“護航線”,市、區兩級法院20名院領導、78名法官包保176個重點項目,發放服務企業聯系卡,為建設保駕護航。涉企民事案件平均審理天數52天,涉企行政案件調撤率達33.3%,執行案件企業法人被列入失信名單同比下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