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版注冊制新股上市實現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做大做強資本市場

2020-08-20 16:39:05 來源:經濟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深交所發布消息,創業板注冊制首批公司上市時間為8月24日。截至目前,創業板注冊制下已有18家首發公司完成新股發行,靜待上市時刻。而這距離6月22日首批受理企業出爐,不到2個月,在深圳特區40周年之際,深圳速度再次在資本市場完美演繹。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是首次將增量與存量改革同步推進的資本市場重大改革,在存量漲跌幅變化的同時,也面臨著增量新股上市。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并不太關注首日18只新股的表現,創業板800只老股才應該是那天的焦點,創業板改革的最大意義,是存量市場的改革,不在于IPO。

除新股外,創業板850多只存量股票也將納入20%漲跌幅的交易范圍。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這將進一步提高市場活躍度,給予市場較為充分的定價空間,對資本市場長期發展來看,是市場制度更趨向于成熟化的標志。

“創業板漲跌幅調整至20%,對于市場整體定價效率有所提升,將進一步提高市場活躍度,給予市場更為充分的定價空間,是市場制度更趨向于成熟化的標志,”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經理蔡志偉表示。

具體到存量產品的投資而言,蔡志偉表示,公募基金一直秉承價值投資的理念,精選符合產業趨勢,具備行業特質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進行長期投資。因此,創業板的漲跌幅調整對基金的投資策略并沒造成影響,仍將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力求持續為持有人帶來回報。

蔡志偉分析,今年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是繼去年科創板注冊制的增量改革后,資本市場的首個存量市場注冊制改革試點,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步,意義重大。

具體來看,蔡志偉認為,首先,對我國大量的新興中小企業來說,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直接融資支持,推動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隨著國際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摩擦常態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迫切需要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支持“新經濟”的發展壯大。從我國過去的融資體系來看,“間接融資”的比重超過80%,導致信貸資源過度集中于國企、房地產等重資產領域;而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中小企業,往往具備“輕資產”的特征,由于缺乏符合銀行信貸要求的抵押物,從而造成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因此,通過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將能為大量優質的“新經濟”企業通過股權直接融資的方式提供更多融資支持。

其次,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科創板注冊制改革試點以來,已經有150多家公司在科創板成功融資上市,科創板注冊制試點的增量改革是非常成功的,意義是重大的。但是同時,我國的存量上市的企業已經有近4000家,資本市場的存量改革實際上是更為重要的。當前,創業板已經有超過800家上市企業,有超過4500萬具備較為豐富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賬戶數,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9萬億,占A股總市值比重超過10%。應該說,創業板作為首個存量市場注冊制試點,無論從企業和投資者的數量上,還是市值的占比上,都具備良好的代表性。創業板注冊制的成功落地,有望為全面推廣注冊制到A股主板市場積累經驗,實現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做大做強資本市場。

再次,對于中國經濟來說,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8%,二季度恢復性增長至3.2%,但全球疫情蔓延,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壓力。危機下,就更需要用改革的動力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資體系和提升股權融資規模,降低宏觀杠桿率水平,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之下,應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中國經濟實現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的助力。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