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首個交易日,A股再度迎來開門紅!
8月3日早盤,芯片龍頭中芯國際-U開盤大漲,股價一度猛飆超6%以上,帶動一眾小伙伴集體大漲。同時,強勢題材軍工股風云再起,國防軍工板塊早盤大漲近7%以上。
當天上午,國新辦舉辦有關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情況的發布會。據悉,近10年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值年均增長超20%以上,2020年將超4000億。A股市場,衛星互聯網指數指數大漲超6%。
在軍工、芯片、衛星互聯網等題材刺激下,市場資金出現了明顯的轉向。當天上午,科創50指數狂飆近6%,板塊內掀起一陣漲停潮。在科創板帶動下,A股午盤大漲超1%,創業板漲近2%左右。
更有機構預測,新板塊正在崛起,下半年機會仍在新經濟。也有不少投資者疑惑:經歷市場調整后,表現強勢的新題材,到底要不要跟隨上車?
芯片股行情卷土重來
龍頭股中芯國際迅速走高
8月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熱點紛呈,迎來了開門紅行情。
當天上午,A股三大指數全線高開,芯片股率先成為“領漲旗手”。龍頭股中芯國際開盤高開高走,短短10分鐘,股價猛沖超6%以上。
截至午盤,中芯國際-U依然漲超5%以上,半日成交額超88億,市值3087億。
消息面上,中芯國際上周五盤后公告,公司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訂立合作框架文件,雙方有意就發展及營運該項目于中國共同成立合資企業。據計劃,合資企業將從事發展及營運該項目,該項目將聚焦于生產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目標為該項目的首期最終達致每月約100,000片12寸晶圓的產能。
廣發證券許興軍指出,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聚集了除高端邏輯/高端射頻以外的絕大多數產品平臺,占到了晶圓代工行業60%以上的收入來源。伴隨本次中芯新項目的落地達產,將打開國內IC設計公司的產能天花板,國產替代進程將邊際加速。
在中芯國際的帶動下,A股芯片股板塊迎來一波集體大漲的態勢。當天,半導體指數率先領漲,漲幅超7%以上。其中,科創板公司中微公司漲近14%,至純科技、中國長城、北方華創先后漲停。
長江存儲概念指數漲超6%以上。中芯國際概念指數等多個芯片相關題材也漲超5%以上。
當天,芯片ETF也成為吸金熱門。芯片ETF成交超6億元,漲幅超3%。
科創50指數狂飆近6%
A股三大指數集體大漲
在芯片股的強勢回歸下,科創板市場紅火一片,引來資金集體狂歡。
8月3日當天上午,在芯片股的帶動下,科創板表現活躍。江航裝備漲超21%,包括中微公司、中科星圖等在內的公司先后大漲。板塊內,漲停潮此起彼伏。
科創50指數更是拉升猛烈。當天開盤一個小時候,科創50就出現了強勢拉升。當天上午,科創50指數大漲超5%以上,一度逼近6%以上。
科創50成分股方面,睿創微納、中微公司大漲約14%,安恒信息、西部超導漲約11%,航天宏圖漲幅超9%。
當天上午,受科技股行情帶動,A股市場迎來三大指數集體飄紅的局面。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1.08%,報收3345點;深成指漲1.62%,報收13859點;創業板指漲1.85%,報收2847點。
從成交量上看,短短半日,兩市成交量已經突破8000億,這也意味著,今日A股成交突破萬億不成問題。場內情緒指數高達8.0,資金氣氛活躍。
而熱衷快進快出的北上資金也再度卷土重來。當天上午,北上資金凈買入已經超14億元。
國家大基金頻出手
機構資金搏殺兇猛
實際上,在芯片股猛烈拉升背后,國家隊身影頻頻出現,機構等主力資金大手筆掃貨,也成為此輪科創板大漲的支撐因素。
據數據寶數據顯示,上周五中芯國際資金流入28億元居首,成交金額達到124億元,成為當天A股主力資金成交榜首,股價尾盤一度拉漲至12%,收盤漲8.61%。
7月底,大基金動作消息頻傳,其中國產半導體IDM龍頭企業士蘭微正式官宣引入“大基金”作為主要股東;同時大基金旗下基金入股的半導體企業無錫力芯微也已獲得科創板IPO獲受理。
資料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早在去年10月成立,相比一期總投資規模1400億左右,二期規模擴容超45%,這也意味著大基金買入芯片股規模也在隨之擴大。
有分析稱,大基金一期撬動了5145億元社會融資,帶來約6500億元資金進入集成電路產業,而剛剛亮相的二期大基金,可能直接撬動近萬億元資金進入集成電路產業。
更有投資者表示,跟隨國家大基金的動作,其投資浮盈也會比較客觀。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國家大基金指數漲超89%以上。其中瑞芯微股價漲超582%、滬硅產業漲超370%,安集科技漲超230%,而晶方科技、雅克科技、紫光國微、中微公司、北方華創、長電科技等先后股價翻倍。
北斗三號全球服務可用性達99%
衛星互聯網指數狂飆7%
除了芯片股王者歸來之外,北斗概念也成為當天A股市場突然爆發的概念題材之一。
7月31日,備受矚目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舉行,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8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8月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中國北斗“三步走”計劃提前半年完成。來自400多家單位的30余萬科技人員已攻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余種器部件國產化研制,實現北斗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冉承其表示,北斗三號全球范圍定位精度優于 10 米,測速精度優于 0.2 米 / 秒,授時精度優于 20 納米,亞太地區性能更優。2018 年北斗基本系統建成時,全球服務可用性為 95%,如今北斗全球系統建成后,全球服務可用性已達到 99% 以上。此外,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還能提供最高厘米級定位服務。
冉承其還指出,10 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増長 20%以上,2019 年達到 3450 億元,2020 年將超 4000 億元。
隨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斗相關市場需求和產業鏈再次被大眾關注。A股市場資金也隨之活躍起來。
當天上午,衛星互聯網指數大漲超7%以上。衛星導航指數漲超5%以上。
板塊內,航天宏圖、合眾思壯、康拓紅外、北斗星通等概念股集體漲停,北斗概念掀起一股漲停潮。
軍工股風云再起
軍工主題ETF基金暴漲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月A股市場震動猛烈的格局下,強勢主題軍工股表現亮眼。而到了8月份,軍工股行情似乎再度席卷市場,成為資金追捧焦點。
8月3日早盤,軍工股再度出現明顯異動。從板塊表現中,國防軍工板塊漲幅超7%以上,遙遙領先其他板塊,短短半日,超400億資金流入軍工板塊。
從盤面上看,航母指數、軍工集團指數、軍民融合指數等相關概念題材先后大漲,漲幅均超5%以上。
板塊內,軍工股漲停潮不斷,其中北方導航、中國衛星、航天發展等部分軍工股更是沾上“軍工+北斗導航”雙概念而迎來資金追捧、股價強勢沖上漲停。
而在軍工股的帶動下,軍工主題ETF基金漲幅猛烈。當天上午,包括國防ETF、軍工龍頭ETF、軍工ETF等主題基金先后大漲,最猛漲幅超7%以上,成為ETF資金流入重點方向。
基金提前看準軍工股機會
機構預測“黃金時代來臨”
從上月至今,軍工股突然大漲,無疑也引來市場的熱度關注。
據市場分析,此輪軍工股暴漲和當前外圍地緣政治環境變換有關。7月,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多端,刺激了軍工股的異動。
僅僅一個月,軍工指數漲超27%以上,而板塊內,中航船務翻倍,中航沈飛漲超90%以上。8月3日,軍工指數再度大漲近7%。
同時,中報業績預期樂觀助推了軍工股表現。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3家軍工企業披露2020年中報業績,其中盟升電子、江航裝備2020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5.74%、42.07%。
另外,還有19家軍工企業披露2020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共有8家,占比逾四成。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下午就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舉行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確保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
值得注意的是,軍工股的異動,實際上也有機構資金提前布局,發現這一意外的機會。
早在今年4月,有大型基金公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從2018年下半年以來,北上資金配置軍工的節奏明顯加快,這意味著在外資眼中,中國的軍工行業長期有比較好的投資價值。
“從空間來看,我國軍費目前占GDP的比重仍然較低,僅有1.87%,相較于發達國家2%-4%的比重,我國的軍費有較大提升空間。”上述研報認為,截止2020年4月,軍工行業估值一直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中航證券分析師張超認為,軍工行業估值處于歷史底部,核心資產顯著低估。“過去數十年,我國武器裝備研制投入大量資源,重點型號終于近年來逐步定型列裝,未來十年有望成為武器裝備建設的收獲期和井噴期。
中航證券研究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伴隨著軍改接近尾聲,或將迎來了軍工行業的黃金時代。”
A股調倉信號出現?
券商:科創板將成主戰場
軍工、芯片、衛星導航等概念集體大漲,無疑也帶動了一波A股市場的節奏。
在新題材快速大漲的環境下,不少投資者更是關心,A股市場主題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調倉信號已經出現?過去“吃藥喝酒”,如今是不是得跟軍工芯片了?
首先,從資金調倉的情況看,主題切換的跡象相對明顯。在經歷一波大漲后,醫藥、白酒為主的核心藍籌股遭遇北上資金的大舉賣出,而科技、新能源、券商等板塊個股成為吸金主力。
數據顯示,近7日,北上資金大舉買入寧德時代、立訊精密、財通證券等個股,中國中免、五糧液、貴州茅臺等核心資產標的賣出量高達20億。
其次,場內資金調倉跡象明顯,主力搏殺猛烈。據數據寶統計,上周五尾盤主力資金凈流入62.27億元,其中創業板流入10.56億元,滬深300流入10.42億元。尾盤21個行業資金凈流入,電子行業尾盤資金流入最高,達27.62億元。而家用電器尾盤資金流出跡象明顯。
此外,對于未來行情布局方向,券商機構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不少機構預測,未來科技等主題占主流,科創板表現值得期待。
東北證券指出,目前牛市處于進行時,3800點目標在逐步實現過程中。從“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和堅持結構轉型的政策導向下,科技和消費仍是中長期相對確定的主線。同時直接融資作為配套的資本要素需求,券商同樣值得關注。
國盛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增量資金仍處于低配,增量資金也在持續入場;下半年科技成長板塊基本面將邊際改善,多個子行業景氣向上。中長期聚焦經濟發展最優賽道,中國版納斯達克正在孕育。
國盛證券認為,隨著科創50指數發布,科創板基金備案、發行已在加速,后續市場資金定向澆灌之下,看好8月份科創板成為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