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3日,美國與澳大利亞簽署稀土等礦產開采開發合作,以滿足美國國防、科研、電子等領域對于稀土資源的強烈訴求。消息一出,稀土行業再次被熱議。
眾所周知,中國的稀土儲量最多時占世界的71.1%,在1996年到2009年期間,為發展經濟,稀土出口成為了地區經濟拉動的核心。然而過剩的產能造成了中國稀土在世界范圍內的低價銷售,中國稀土的儲量呈現大幅度下滑,據統計,中國中、重類稀土儲備只能維持15-20年,在2040-2050年前后必須依靠國外進口才能滿足我國國內的市場訴求。“盲目經營,沒有大局觀的產業運營模式是造成中國稀土行業由勝到衰的根本原因。”內蒙古強國稀土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勤面對記者采訪時強調。
行業需要整合 企業需要格局
在面對媒體采訪時,內蒙古強國稀土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勤不止一次強調稀土行業需要市場整合。的確,無序競爭、短視經營在稀土市場上暴露了太多弊端。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稀土市場中“黑稀土”(盜采)占據市場超過50%份額、過剩產能及低價出口情況依然存在,雖然從政府管理層面出臺了包括產業升級激勵補貼、市場監察等多類措施,但市場猶如“活水”,堵不如疏,市場的現狀需要用“市場的辦法”解決。就此,內蒙古強國稀土開發有限公司從多角度著手,從自身出發,利用市場合理競爭與資源整合、聯盟合作等形式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影響市場優化。強國稀土朱勤董事長介紹,“強國稀土以資源整合為主要方式,利用合作,將產業上下游接力到一起,從勘探開采、創新研發、產品生產均放開合作,將合作機構之間的優勢進行互補,在合作聯盟范圍內改變原有的產業初級階段生產現狀,向高精尖產品生產發展,創造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朱勤董事長同時還表示,“強國稀土將在2018年夯實新合作體系外,逐步擴大合作半徑,用雙贏的合作模式,以經濟利益帶動行業脫胎換骨。”
產業升級是強國稀土發展的核心重點
在著力進行產業資源整合的同時,強國稀土更加注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尤其是研發層面,專利技術與高精尖產業生產體系是強國稀土擁有行業資源整合話語權的關鍵。早在2016年4月成立之初,強國稀土即確定了以產業鏈打造為基礎、科研升級為核心、人才孵化為動能的企業發展戰略。從長遠發展角度,強國稀土正以厚積薄發之勢,蓄力發展成行業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