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非遺+扶貧”電商新實踐:唯品會打造非遺扶貧新經濟助力精準脫貧

2018-01-24 14:59:59 來源:中國商業觀察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1月23日,唯品會在北京舉辦“喚醒千年之美”非遺扶貧新經濟圓桌論壇暨唯品會非遺萬物立春公益專場啟動儀式。論壇中,唯品會提出“非遺扶貧新經濟”理念,并分享了踐行這一理念的“互聯網+非遺+扶貧”新模式,彰顯非遺文化自信并傳播非遺的新時代影響力。經過一年多的實踐,依托電商扶貧頻道“唯愛工坊”,唯品會致力于將非遺現代生活化、時尚商品化、產業可持續化開創性地將電商精準扶貧使命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傳承目標結合,讓非遺走入尋常百姓生活。

論壇期間,唯品會宣布將在2月4日(立春)推出“非遺萬物立春公益專場”,專場銷售所得將用于幫扶貧困地區的非遺手藝人。同時,唯品會還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北京服裝學院、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等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非遺扶貧新經濟生態圈。

商務部、文化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相關領導出席了上述活動。

(圖:非遺扶貧新經濟圓桌論壇現場)

政產學研各界共議“非遺扶貧新經濟”

現場,關于“非遺扶貧新經濟”,與會嘉賓討論熱烈。

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表示:“非遺見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記載著歷史的厚重與工匠精神的堅持,它不該被遺忘或遠離我們的生活,它應該在時代和我們的生活中煥發新的活力和價值。因此,致敬非遺、保護非遺、弘揚非遺既是唯品會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的初心。當我們提出“非遺扶貧新經濟”的時候,我們知道,我們不僅是在繼續實踐精準脫貧,同時,我們也在為非遺保護和傳承探索了新的模式,這是唯品會的榮耀。”

通過開通電商扶貧平臺唯愛工坊,唯品會過去一年多時間在保護和傳承非遺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逐漸探索出了一條實現“非遺扶貧新經濟”的路子。據黃紅英介紹,唯品會所理解的“非遺扶貧新經濟”,就是以非遺為核心內驅,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和電子商務平臺運營,推動設計、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現代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同時,黃紅英在現場介紹了唯品會為什么要積極打造非遺扶貧新經濟。唯品會作為服飾穿戴類產品起家并擁有該品類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前三甲電商平臺,用戶中80%以上為女性,有能力通過整合品牌設計研發、精準組織貧困繡娘制造、高效運營電商渠道、整合國內外時尚營銷等系列動作,對紡織服飾類非遺進行適用于現代生活場景的美學重構和電商推廣,唯品會有信心喚起女性心靈深處對非遺文化的喜愛和支持。

黃紅英向大家介紹,“唯品會希望實實在在把非遺逐步現代生活化、時尚商品化、產業可持續化,做成廣大消費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唯品會將結合近10年來沉淀的信息技術、電商運營等經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踏實推進非遺產業鏈轉型升級,讓非遺在人們的生活中展現全新魅力。”此外,唯品會的3億多用戶中,大多是年輕人。如今,年輕人消費觀和上一輩大不相同,他們更在乎“個性化表達”。因此,“非遺扶貧新經濟”的“新”也要在“怎么讓年輕人愛上非遺”上創新,這是非遺傳承的重要使命之一。

(圖: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現場展示盤繡T恤)

為此,唯品會將“非遺”和“電商精準扶貧”相結合,開創性地將非遺——現代生活化、時尚商品化、產業可持續化。具體來說,就是用喚醒、激活、賦能、服務“四步曲”,以“產學研售秀”全鏈條來實現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前期,通過投入經費,唯品會捐建“唯愛•媽媽制造合作社”,為非遺手藝人提供技能培訓;邀請知名設計師進行浸入式體驗和創作,重構傳統美學,活化非遺產品,讓它更具時尚性與生活實用性,設計完的產品再交由非遺手藝人制作;唯品會還為產品提供包裝設計制作、商品質檢、線上營銷運營、物流配送等支持,讓消費者從產品到服務及體驗都享有全面的品質保障。這些非遺商品的銷售所得將用于幫助貧困地區的手工藝人,讓她們憑手藝自力更生,以此激勵更多的年輕人返鄉就業,從而構建“造血式扶貧”的長效機制。最后,唯品會還將利用自身作為時尚電商的資源優勢,將非遺引入倫敦時裝周等全球時尚盛事,讓非遺從田間地頭走上英倫秀場,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

30%-60%非遺產品銷售額直接回報貧困手藝人

2017年,唯品會電商扶貧頻道“唯愛工坊”就已開始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成功推出了“媽媽制造 東方盤繡-扎染手工藝制品”、“土族阿媽的盤繡潮牌”等專場,將白族的扎染、土族的盤繡打造成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時尚單品和品牌,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爭相購買,切實幫助非遺手藝人持續自我造血,幫助他們改善生活。

比如,此前唯愛•媽媽制造合作社出品的盤繡T恤,在唯品會售價199元,T恤的包裝設計、制作、質檢、運營、物流等運營等成本都由唯品會承擔。199元中扣除必要的原材料和工廠加工等成本后,繡娘們可以獲得70元的勞動收入。售價276元和165元的蠟染巴拿馬禮帽和蠟染腰封,貴州織金縣的蠟娘們可以分別獲得138元和120元的報酬。

當日的論壇上,唯品會宣布將在2018年2月4日立春當天,首次推出“非遺萬物立春公益專場”。該專場將上線三大系列產品,包括:盤繡背包、扎染圍巾等萬件設計師重構的非遺產品、DIY非遺手工藝體驗工具包和非遺傳承人視頻課程,是迄今為止唯品會推出的最大規模非遺專場,也是對非遺產品的首次立體化呈現。

貴州織金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寧介紹,在2017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唯品會與織金正式簽約,定點幫扶。今年1月初唯品會向合作社發來了首筆訂單,合同金額是25萬元。“在參加此次活動之前我還特意到新成立的合作社看到了相關的產品,我相信在今年2月4日立春專場,可以讓更多相關人員參與到這個活動,關注整個銷售過程。通過這一筆訂單,也標志著唯品會全面啟動了對我縣的幫扶工作。”他說。

新疆和田地委副書記袁寶新,青海省互助縣政府副縣長王正芳等地方政府代表也出席活動并就非遺話題深度交流。

“唯品會將在今年捐建10個‘唯愛·媽媽制造合作社’,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三至五年內,讓‘唯愛·媽媽制造合作社’走進全國各省。我們每一件‘唯愛·媽媽制造合作社’的商品銷售額中都有30%-60%是直接回饋給貧困地區的非遺手藝人的,未來我們還將逐步實現每件產品附有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掃碼就可以了解非遺商品背后的手藝人信息及獲得的報酬情況”,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說。她進一步解釋,不同的產品,非遺手藝人獲得的報酬水平不同。此外,還有一部分銷售收入會用于唯愛·媽媽制造合作社的后續運營,包括幫助非遺手藝人參加培訓、學習以提高技藝水平、進行產品設計和開發等,保證項目的可持續運營。

在專場名稱的設定上,以“二十四節氣”為名也體現了充分融入非遺元素。立春專場是唯品會“喚醒千年之美”非遺萬物系列的首場,未來唯品會還將不斷推出非遺系列專場,長期投入運營,助力非遺扶貧新經濟成長。

(圖:貧困地區繡娘們在現場合影)

構建精準脫貧的非遺扶貧新經濟生態圈

現場,唯品會還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北京服裝學院、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等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非遺扶貧新經濟生態圈,推動“非遺+精準扶貧”可持續性落地。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參事湯敏表示,要通過八方合作,推動非遺扶貧新經濟。具體而言,政府主導推動,貧困戶、藝術家、電商平臺、企業、消費者、媒體和公益組織大量參與,讓貧困者可以真正地脫貧,讓消費者生活升級。

對于唯品會發展非遺扶貧新經濟,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建岷表示贊同。她說:“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是婦基會重點關注的領域,我們將以‘媽媽制造’等項目為依托,繼續探索‘非遺扶貧新經濟’與女性賦能相結合的扶貧方式,未來的三年重點規劃籌建100家合作社,幫助一萬名女性實現創業、就業。”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副處長王寒琦表示,唯品會的扶貧之路是一條富于創新的道路,唯品會積極探索文化和商業相結合,非遺和扶貧相結合,走出了“電商+設計師+非遺+合作社+貧困戶”的特色扶貧路子。這條路子,不僅幫助貧困受益人增收,也助力產業升級,創造性的傳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新的時尚感受,可以說是一舉四得。

文化部恭王府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研究員孫冬寧表示,“非遺扶貧新經濟”的提法令人深受啟發,從文化或者研究非遺的專業人員角度,還想提另外一句話,就是文化扶貧先扶智。“喚醒千年之美”也是當下,特別是在新時代文化自信的一種表達。

來自貴州織金縣、新疆和田縣、青海土族互助自治縣等貧困縣的非遺手藝人在活動現場設置的非遺技藝展示區展示了扎染、盤繡、苗繡、蠟染、竹編、剪紙、油紙傘等7種技藝。上述三個貧困縣相關領導還和當地非遺手藝人一起,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北京服裝學院贈送了蠟染刺繡作品“龍頭魚尾”和太陽花盤繡手包、“五星出東方”地毯以及絲綢等。

未來,唯品會仍將充分利用自身平臺優勢,聯合非遺扶貧新經濟生態圈各方,打造集“產學研售秀”一體的非遺扶貧新經濟鏈條,更大范圍地精準對接貧困生產者、非遺手藝人,讓更多人從非遺扶貧新經濟中受益,踐行自己對非遺保護和弘揚的承諾。(完)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