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農委舉辦新聞發布會對冬季醉美鄉村精品線路進行了推介,此次重慶市37個涉農區縣和萬盛經開區農業部門推介的精品線路共59條,包含211個休閑點,涵蓋了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覆蓋的休閑時間從今年12月到2018年的2月底。
本次冬季旅游推介以“民俗年節”為主題,推介的線路具有濃郁的“年”味和“家”味特點,即:過家鄉的節日,賞家鄉的美景,品家鄉的味道,帶走家鄉的特產,留住家鄉的記憶。線路包含的休閑點既有豐富多彩的廟會、舞龍、舞獅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供市民參與體驗,也有橘海、雪景、臘梅等家鄉美景供觀賞體驗;既有柑橘、草莓、蔬菜等新鮮果蔬供現場采摘體驗,又有歷史悠久的地產農產品供裝進小車后備箱帶走;既能現場吃到年豬飯、烤羊肉、臘肉香腸等家鄉美味,又能通過電商網上購買土特產快遞到家。
重慶市委農工委委員、市農委副主任高興明介紹,冬季“民俗年節”精品推介線路的情況介紹和各個休閑點的聯系方式,市民可在“巴渝·醉美鄉村”網站以及市農委官方微信公眾號“渝農匯”上查詢。
冬季旅游活動豐富多彩
據介紹,本次推介的線路中可看民俗表演。重慶各區縣依托古鎮、廟會、旅游節等平臺,組織一系列精彩有趣的民俗文化活動,市民可欣賞到銅梁舞龍、秀山花燈、酉陽土家擺手舞、彭水苗家歌舞等巴渝民間民俗文化表演,土家紡織西南卡普、大足石刻、綦江版畫、榮昌夏布等傳統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以及渝東南地區黔江小南海土家十三寨、石柱萬壽古寨、酉陽酉州古城、彭水鞍子苗寨和羅家坨苗寨等休閑點有少數民族特色民俗文化表演。
可采摘柑橘賞雪景。重慶有3000多年的柑橘栽培歷史,全市柑橘面積達310萬畝,尤其是三峽庫區發揮柑橘有效化解生態與經濟發展矛盾,“既增收,又增綠”。柑橘成熟季節,橘林黃燦燦一片,果香撲鼻,成為新農村一道靚麗風景線。北國風光本地也能見。重慶市內黔江、石柱、綦江、萬盛等9個區縣都推介有高海拔地區精品線,賞雪觀景休閑點多。這個季節,無論松、竹、梅“歲寒三友”,還是梅、蘭、竹、菊“四君子”,都顯得格外精神,這些獨特的風景在線路中都有分布。比如北碚、南岸、銅梁等地大量種植有賞心悅目、沁人心脾的臘梅。巴南花木世界、榮昌安富等地的蘭草,梁平百里竹海、永川茶山竹海、云陽菊花、巫山紅葉、石柱千野草場的火棘吸引了眾多游客,尤其是萬畝雪中火棘別樣美。
此外,當下也是年貨農產品出產最豐富的季節,重慶各區縣都推介了當地最有特色的品牌農產品,每個品牌都蘊含了當地農產品的特有歷史文化和獨特品質,傳承了數千年的農耕文化。這些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也得到不斷提升,截至2017年11月底,重慶市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1152個,年度新認證數量首次突破1000個,是近三年來年均新認證數量的2倍。其中,無公害農產品970個、綠色食品172個、有機食品9個、農產品地理標志1個。這些產品除了在現場或特產店、專賣店能買到,還可通過各大網店購買。
四季旅游精品線路宣傳推介獲成效
發布會上,重慶市委農工委委員、市農委副主任高興明表示,重慶市農委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美麗中國戰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堅持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為一大主導產業來抓。目前,重慶市已建設美麗鄉村部級示范村36個,市級示范片44個、示范村430個,美麗鄉村社區化建設試點村40個。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縣12個、示范點23個,中國美麗田園11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12個;市級以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縣17個、示范鄉鎮17個、示范點113個;打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景區景點3000余個,發展農家樂2萬余家、休閑果園及農莊7500多個。
為重點推介、宣傳和打造一批醉美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自去年開始,重慶市農委開展了“春季踏青賞花、夏季避暑納涼、秋季收獲體驗、冬季民俗年節”四季旅游精品線路宣傳推介活動,去年推出休閑旅游線路249條,今年春夏秋三季推出248條。越來越多的市民到醉美鄉村游玩體驗。今年1~11月,重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55億人次,綜合旅游收入450億元,帶動80萬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