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莎姐”品牌從未檢向普法教育拓展

2017-12-25 09:55:54 來源:正義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從一名女檢察官到416人的檢察官團隊、848名志愿者;從單一宣講到情景劇、微視頻、微信作品教育;從重慶市大渡口區檢察院率先成立“莎姐”青少年維權崗,到全市三級檢察機關全面設立;從就案辦案到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專業化、犯罪預防幫教社會化……“莎姐”不僅在重慶成為群眾“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司法品牌,而且在全國也成為重慶檢察機關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今,“莎姐”已從未成年人檢察拓展至普法教育、社會治理領域。

12月15日,12家中央和重慶主流媒體、5家市級部門負責人、11名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5個檢察分院的代表齊聚國家檢察官學院重慶分院,參加重慶市檢察機關“宣講十九大、莎姐大普法”活動啟動儀式,“互聯網+莎姐”、“莎姐”六進、“莎姐”普法預約菜單、“莎姐”法治宣講團等招數紛紛亮相。

“經過11年的磨礪和發展,‘莎姐’所承載的已不僅是一個未檢工作團隊,也是一項法律服務機制,更是一種司法為民精神。”“莎姐”的發源地——大渡口區檢察院檢察長李榮辰說。

深耕:打造專業化未檢品牌

走進大渡口區檢察院,第一眼就看到了“莎姐”檢察官梅玫臉上洋溢的輕柔笑容,帶著淡淡重慶味的普通話,讓人在山城略顯濕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和煦暖陽。

“這是毒品預防作品征集活動中的一幅獲獎作品,一個小學四年級孩子畫的。”在“莎姐”青少年維權崗辦公室,梅玫指著一幅筆法稚嫩的圖畫介紹道:“吸毒吸進去的是本來美好的生活,呼出來的卻是不見血肉的一堆‘黑骨’。這一呼一吸,就得跟好端端的生活拜拜了。”梅玫說,“這是小作者自己介紹的創作理念,很形象也很清楚,也更容易在孩子中產生共鳴。”

據介紹,今年大渡口區檢察院開展了“莎姐守護·青春無毒”系列活動,圍繞毒品預防教育,開展巡回宣講、作品微信征集、獲獎作品巡展等活動。

“開展作品征集活動之前,我們還有點擔心孩子們參與度不高。但作為一種方式創新,我們還是決定試一試。”梅玫說,沒想到引起強烈反響,收到各類作品1214幅,47幅構思新穎的作品脫穎而出。

6月30日,在“2017年重慶市大渡口區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期間,繼在全區中小學舉辦“莎姐守護·青春無毒”毒品預防作品巡展后,第二波巡展開始?;顒蝇F場,除了“莎姐”檢察官們耐心、細致地講解,還來了一位特殊的禁毒宣傳員。

小陶(化名)是一名曾誤入歧途的少年,他主動來到現場,跟小朋友“互動”起來。“通過幫教,小陶的變化很大,懂事了很多。他能踴躍參加禁毒宣傳,我們都很欣慰。”“莎姐”檢察官吳樂萌說。

立足司法保護,搭建未檢機制創新大平臺;開展普法教育,構筑青少年保護“防火墻”;實施心理矯治,聚合全社會愛心正能量;傾力幫教挽救,降低失足青少年再犯率……“莎姐”檢察官用工匠精神深耕細作,培養專業團隊,不斷優化工作方式,推動“莎姐”工作向縱深發展。

延伸:適用柔性司法理念

“‘一個孩子爬上樹枝去擁抱世界,他呼出的是風和陽光的氣息’,這是我最鐘愛的詩句,我愿做詩中的大樹,為孩子們容納世間的陰影,為他們帶來溫暖的希望。”梁平縣檢察院檢察官李藝辦案手記中的這句話,是諸多“莎姐”檢察官的內心寫照。

在辦理李蕭(化名)涉嫌詐騙罪一案時,江北區檢察院“莎姐”檢察官制定個性化方案,與社工共同對其進行幫教。如今,已經上了大學的李蕭不僅學習認真,而且還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減輕父親的經濟負擔。

九龍坡區檢察院“莎姐”檢察官邀請心理咨詢師對未成年被害人胡某進行心理咨詢與干預,幫助其消除心理陰影。同時,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因胡某戶口不在當地、無法入學的問題,幫助胡某一家爭取到5000元司法救助金。

……

據統計,今年以來,重慶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莎姐”青少年維權崗的作用,共起訴嚴重犯罪未成年人1128人,不起訴失足未成年人109人,觀護教育12人。

“莎姐”檢察官羅文磊同時也是大渡口區檢察院公訴部門員額檢察官。“加入‘莎姐’已經有10個年頭了,‘莎姐’誠心教育、傾心挽救的理念早已在心底生根發芽,對于我辦理成年人犯罪案件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羅文磊說。

2016年底,在家待業的小浩(化名)覺得小區里經常有汽車隨意鳴笛,影響他的作息,先后用彈弓打碎了3輛轎車的車窗,其行為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羅文磊負責該案的審查起訴工作。

“小浩剛滿20歲,做出這樣的行為主要是就業壓力比較大,一時沖動才做錯了事。”羅文磊認為,如果將案件一訴了之,這個男孩的人生中將布滿陰霾。

于是,羅文磊試著將“莎姐”的辦案理念運用到該案中,對小浩進行心理咨詢,了解其犯罪原因、家庭情況、就業面臨的問題等,勸導其賠償被害人維修費用、上門賠禮道歉。同時,與小區物業保持聯系,對小浩進行考察監督。

在三個月的辦案期限內,羅文磊對小浩進行了行為矯治,小浩的性格更加開朗了,被害人也諒解了他。最終,大渡口區檢察院對小浩作出微罪不訴的決定。

“將‘莎姐’辦案理念適用到其他案件處理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展現司法的柔性與溫情。”羅文磊介紹,目前,大渡口區檢察院已探索將“莎姐”辦案理念運用到辦理輕微成年人刑事案件過程中,以此更好地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

拓展:開啟全民普法新篇章

據了解,早在2014年,大渡口區檢察院就組建了“莎姐”法治宣講團和“莎姐”預防職務犯罪宣講團,探索實行“定點式”聯系、“菜單式”選題、“專題式”宣講、“問卷式”反饋等機制,積極營造全民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12月6日,梅玫走進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錦霞社區,開展普法宣講。梅玫以互動問答作為開場白,迅速抓住了在場數十名社區群眾的心。隨即,梅玫講述了自己經辦的一個電信詐騙案。

案例一講完,聽眾們紛紛議論起來。“對頭!我身邊就有人被騙過!”“這說明大家防騙意識不強,我們平時要多學點法律知識,以免上當受騙……”看到大家情緒被調動起來,梅玫趁機結合案例,宣講相關法律知識。

“這樣的宣講會,我們聽得懂,非常好!”宣講結束后,社區老人魏天榮說。

“莎姐”在探索中前進,品牌在傳承中發展。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黨中央關于全民普法的要求,重慶市檢察院黨組決定,進一步拓展“莎姐”的內涵與外延,面向社會大眾,開展“莎姐”大普法活動,全市檢察干警和廣大志愿者將以“莎姐”名義,開展送法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鎮、進社區、進特定群體等法律“六進”活動。

重慶市檢察院同步推出“六個一”措施,即成立一個法治宣講團,推出一個“莎姐”普法預約菜單,開發一系列“莎姐”普法產品,打造一批“莎姐”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建立一個以案釋法案例庫,評選一批“莎姐”普法先進團體和個人。

“開展‘莎姐’大普法活動,基礎是立足司法辦案,重點是普及法律知識、建設法治文化,目標是傳播法治能量、傳遞司法信心、傳達檢察聲音、講好檢察故事。‘莎姐’大普法是開放的、共享的、發展的普法載體,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和人民群眾參與進來、行動起來,共同打造更具吸引力、更具影響力、更具號召力的重慶特色普法工作品牌!”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賀恒揚說。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