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的百余項專利將應用于海洋智能裝備等領域

2023-09-01 09:18:52 來源:遼寧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2023年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在大連舉辦——


(相關資料圖)

孵化的百余項專利將應用于海洋智能裝備等領域

本報記者 王榮琦

“海碰子”潛入海底采集海參、鮑魚、扇貝、海膽,不擔心水流、暗礁等風險,而且不知疲倦,因為這些“海碰子”都是機器人!

近日,2023年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暨人工智能與水下機器人高峰論壇在大連金普新區金石灘黃金海岸舉辦。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關企業的21支水下機器人隊伍會師決賽,在真實近海環境下比拼水下機器人的綜合性能、人機協同和智能化作業能力。

水下機器人在海洋牧場、海底管道檢測、海底特種作業以及國防領域的需求廣泛且迫切。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起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成為國際上唯一的真實近海環境下水下機器人競技高端賽事。6年來,大賽堅持以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為導向,成為國內該領域技術含量最高、比賽難度最大、參賽水平最強的高端引領性賽事。

作為歷屆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的親歷者、推動者,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賽事組委會指導專家組副組長羅鐘鉉表示,今年的現場賽分為人機協同和自主抓取兩個賽項,并增加無線傳輸、目標測量等考查點,能夠更有力地促進我國水下敏捷機器人技術進步以及近海服務業的產業化落地進程。

大連理工大學的水下機器人曾多次在水下機器人大賽中獲得佳績,此次比賽,該校有多支團隊帶著多款機器人參賽。據介紹,今年的機器人已經更新到第8代,針對水下環境觀察與輕度捕撈需求,自主設計研發了基于模塊化的輕型水下數字作業機器人及配套上位控制系統,在結構和算法方面做了優化和升級。同時,采用水平4推進器、豎直4推進器的動力布局,最大下潛深度達100米,實現了六自由度的全向運動。

“我們參賽的兩款‘章魚號’都是為海洋牧場設計的水下機器人,可用于海產品捕撈,也可用于海底監測海產品生長情況、測算海產品密度?!睕Q賽現場,大連海事大學章魚隊指導老師劉安良說。研發團隊正在根據合作企業——大連德泰海洋牧場有限公司的需求,定制化配備相應功能。

“大賽引領我們在機器人設計控制方面不斷進步,起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研’的效果?!眮碜詵|北大學海洋之心團隊的指導教師王帥說。

這正是舉辦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的初衷。截至目前,參與大賽的團隊相關技術產品已申請專利100余項,并形成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大連理工大學先后建立了2個國家級、15個省市級人工智能與海洋技術領域的科研平臺,并與大連金普新區、鵬城實驗室共同建設海洋智能裝備評測與試驗平臺,打造海洋智能裝備研發的策源地與產業發展的推進器。

借助大賽搭建的海洋智能裝備領域產業化交流平臺,本次高峰論壇期間,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的科研團隊與獐子島集團、棒棰島海產、德泰牧場、遨博機器人等海產養殖、海洋智能裝備研發企業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水下智能裝備領域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責編:李瑩

審核:徐曉敬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