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于雅坤
大楊集團的服裝定制業務一直享譽國內外。近日,大連一對新人對在大楊定制的新郎裝稱贊連連,帶有兩人名字的刺繡、印有旅行照的內襯,讓“定制”更具專屬性和紀念意義。
在國際市場,不久前,著名球星大衛·貝克漢姆運動團隊慕名找到大楊集團的歐美合作伙伴,選擇在大楊定制禮服,20件上衣、18條褲子,從接單到發貨,大楊集團僅用了3個工作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個性化的定制能力和快速的交貨速度,是大楊集團強化“數字智造,追求定制”的縮影。
從1979年成立的小服裝廠,到全球規模最大西裝加工廠,再到全球最大智能化定制工廠,在接續努力中,大楊集團躋身“世界服裝行業500強”。成功的原因,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梅認為:“是傳統服裝企業對主業的堅守、對工匠精神的追求,更是居安思危、重視創新與科技賦能的結果?!?/p>
近年來,大楊集團錨定服裝定制發展方向,激發創新動能,加快數字化轉型。從2016年起,累計投入2億元打造全球先進的服裝智能化柔性定制工廠,解決了定制服裝利潤率高但制作周期長、成本高的行業難題,實現了單量單裁的私人定制規模化生產,把“大楊智造”推向全球。
遠程接單、智能排版、一分鐘完成裁剪……大楊集團貿大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智能化應用無處不在。一套“單裁生產流程數字化動態管理系統”無縫銜接從接單到發運的300多道工序,使工作效率提升了80%,來自歐洲的客戶從下單到穿上衣服,只需要一周時間。像這樣的智能化工廠,大楊集團現在有4個。
這樣快的速度,源于大楊集團自主開發的Ustyylit(優思達)服裝定制工業互聯網平臺,可實現制造全程智能排版、智能裁剪、智能吊掛運料、立體倉儲,并且實現面輔料供應商、制造商、貿易商、品牌商、零售店鋪等環節數據互聯互通、協同生產。
現在,平臺鏈接海內外6000多家上下游企業,日處理訂單能力達到1萬單,版型處理速度高達2秒一個,每小時可發貨5000個訂單,定制生產周期最快僅3個工作日,實現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快速反應的定制化生產模式。
生產數字化,服務也在數字化,“定制無極限”在消費端體現得更加直觀。目前,世界各地的客戶可以通過一款大楊自主研發的虛擬試衣軟件,選擇款式、面輔料、顏色和配飾,參與定制,實現可視化選擇,增強體驗感,深受客戶青睞。
數字化賦能,使大楊集團經受住了各種挑戰,推動其邁向新的發展高度。2022年,大楊集團實現服裝產銷數量583萬件(套),其中定制服裝達214萬件(套),創歷史新高。同時,大楊集團數字化轉型案例被收錄進《2022年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發展報告》,引領行業發展。
企業家說
思危方能致遠
居安思危、追求卓越,實現“小步快走”,是大楊集團能夠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西裝加工廠和全球最大智能化定制工廠的秘訣。傳統行業若安于現狀,有小富即安心態,就會跟不上快速發展的社會步伐,遲早會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作為民營企業家,要有足夠的危機意識,時刻洞察形勢,把握潮流和趨勢,在技術、管理上不斷學習、不斷精進,強大自我;要不斷創新,尋求超越,只有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走好創新發展先手棋,才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把企業做大做強。
責編:閆 尚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