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重頭戲”唱出新精彩_當前信息

2023-04-27 07:16:00 來源:遼寧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工業“重頭戲”唱出新精彩


(資料圖片)

———一季度遼寧經濟深觀察①

本報記者孫大衛

遼寧振興首先要工業振興。

今年一季度,全省工業實現“開門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創近年來最好成績。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于全國4.5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九位,扭轉了連續10個月工業經濟負增長態勢,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一條條向上的曲線,展現出遼寧工業深厚的底蘊、強勁的韌性,彰顯出遼寧制造轉型升級的無限潛能、澎湃動力。

看形,增長范圍更廣。一季度,14個市中有13個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裝備制造、石化和冶金三大支柱行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1.8%、1.6%和6.4%;209家重點企業產值增速超過20%。

看勢,結構不斷優化。一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9%;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5.5%,高于全國24.4個百分點;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1813家,同比增長38%。

量,合理增長;質,穩步提升。

遼寧正在以超常規舉措,積極打造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調”出新格局

3月29日,遼東灣??偼顿Y額837億元,由中沙兩國攜手共建的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在盤錦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開工。

“該項目將有效推進遼寧石化產業結構優化,加快‘減油增化、減油增特’步伐,并將帶動一批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項目建設?!笔“l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鵬宇在活動現場表示。

以大項目引領產業結構調整,石化領域的“加減法”,是遼寧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的縮影。

發揮頭部企業優勢,打造配套企業集聚的產業集群生態。今年2月,由沈鼓集團研制的我國首臺套9兆瓦級大型海上平臺壓縮機一次投運成功,填補了海上油氣平臺用壓縮機的國產化空白。這也是沈鼓集團作為頭部企業,開展“整零共同體”示范取得的一個重大成果。今年一季度,我省積極推動沈鼓集團、特變電工沈變公司等16家企業開展“整零共同體”建設示范,有效提升了頭部企業的本地配套率。

同時,我省制定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意見和22個細分領域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推動124個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建設,為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提供有力支撐。

壯大中小企業筋骨,培育成長梯隊。今年以來,沈陽金昌藍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魏宇一直處于“空中飛人”的狀態。他的忙,背后是訂單的“火”。只做開關用銅基合金電觸頭制品,不斷深耕賽道,讓金昌藍宇抓住市場機遇,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以上。

以專破局、以精立業、以特求強,我省積極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在各自領域“獨領風騷”。今年一季度我省共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898家,計劃全年凈增規上工業企業550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已累計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7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2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31家。

“轉”出新局面

高端、智能、綠色是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遼寧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在4月24日召開的2023年一季度經濟“開門紅”主題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虎表示,我省正積極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通過轉型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瞄“高”而行,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正在書寫“傳奇”。近日,由其建造的集裝箱船DE125于大連旅順下水,這是目前全球尺度最大、箱位最多的集裝箱船之一。不僅川崎,今年一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9%,新產業、新產品增長較快。其中,新能源汽車、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智能手機等新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了94.8%、21.8%、26.7%。

以智賦能,遼寧深耕應用場景優勢?!敖衲晡覀兇罱撕芏嗥脚_,通過對接交流等方式,讓典型企業分享經驗,吸引解決方案供應商前來對接。我們已經培育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30家,建設152家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65個。全省上云企業超過10萬家,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陳虎表示。截至目前,全省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9.7%,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7.2%,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轉身向“綠”,擦亮發展底色。近日,工信部網站正式發布了“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37家遼寧企業入圍。我省累計獲此殊榮的企業已達129家。不僅如此,今年我省還有阜新伊利乳品等11家企業入選2022年節水型企業公示名單。一季度,我省建立了綠色低碳項目庫,并積極推動83個節能降耗項目建設。

“創”出新動能

于遼寧而言,科技創新既是發展所需,又是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關鍵所在。今年一季度,我省科創企業高速成長成為備受矚目的一大亮點,讓外界感受到遼寧新勢力的強勁、新動能的澎湃。

“1.3億,在省內轉化落地?!贝筮B化物所“甲醇制烯烴第三代技術”轉讓成功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行業圍觀,該項目預計實現年產值7.5億元。

今年以來,我省緊盯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將科教大省的資源優勢逐步轉變成發展優勢?!耙患径?,全省高校院所省內轉化科技成果399項,認定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106.2億元?!畣伪谔技{米管制備技術高價值專利’‘高端裝備結構強度優化設計技術’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都實現了省內轉化?!笔】萍紡d黨組成員、副廳長許愛東表示。

疏通制度河道,為科技“策源地”與產業鏈關鍵環節架橋。今年一季度,我省制定了《遼寧省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3—2025)》,將組建創新聯合體、科技園區先行先試等改革任務具體化。今年以來,我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了系列突破。李先鋒研究員團隊研發的全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成功應用于全球首套大型化學儲能電站示范項目。李殿中研究員團隊開發出“低氧稀土鋼”關鍵技術,成功研制超大型盾構機用直徑8米主軸,打通大型盾構機全國產化、自主可控的“最后一公里”。

一手強化基礎研究攻克“卡脖子”技術,一手扶持企業發揮主體作用。今年以來,我省組織優勢企業、重點科研單位征集“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需求550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向咨詢建議690項。22家省級中試基地中試項目開展171項,已完成49項,取得專利159個,解決技術難題139項,形成工藝標準或工藝包88個。一座芳香四溢的科教“百花園”,正待成為碩果滿枝的產業“百果園”。

成績來之不易,更要再創佳績。據陳虎介紹,受到基數效應逐漸消失、重點企業排產下降和企業利潤下降等因素影響,實現全年目標仍然面臨很大挑戰?!暗灰覀儾凰蓜拧⒉粶p力,一鼓作氣,保持趕超勢頭,就一定能以更飽滿的狀態、更務實的作風、更有力的舉措,奮戰二季度,實現‘雙過半’。”

責編:徐 碩審核:徐曉敬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