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學校人”變“職業人”

2022-04-03 14:50:22 來源:經濟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工作還算對口,總算定了下來。”剛來公司報到的李風華眉眼舒展。李風華學的是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去年大專畢業后回鄉,一直沒找到合適工作。在失業人員摸排中,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東關街道工作人員了解到李風華的情況,將他精準推薦給創新激光設備公司。

“根據就業困難人員意向,我們為其匹配崗位信息,并建立就業服務專員制度,‘一人一策’開展就業幫扶。”東關街道辦事處工業商貿辦副主任孟錫鋒說,當地將就業服務優先納入社區工作內容,引導服務力量沉向基層,解決居民就業問題。年初以來,當地已服務企業80余家,推送崗位需求900多個,匹配人才430人,其中新增大學生就業103人。

據統計,今年浙江新增大學畢業生約39萬人,創歷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海外留學生選擇回浙就業,省內高校畢業生出國深造人數減少。面對多重壓力和挑戰,浙江圍繞重點產業企業及部分規上企業,摸清用工需求,精準對接大專院校、勞務協作地,盡力滿足就業市場各方需求。

“浙江就業主要矛盾是勞動力供給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結構問題。”專家表示,相較于企業對數字技術變革的感知,浙江高等教育包括職業教育相對滯后。

難題何解?政府當“紅娘”,打破校企“壁壘”。浙江省教育廳高教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將推動更多大專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走出去”,著眼企業技術改造、產業升級和成果轉化,為企業提供形式多樣的技術服務。在服務企業生產和技術革新、推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中,逐步讓學生從“學校人”向“職業人”轉變,為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奠定基礎。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賀星岳認為,學校需主動融入社會。只有面向經濟主戰場、深度融入企業發展一線,才能讓畢業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目前,浙江各地已組建上百個職教集團,與近8000家企業結成緊密合作關系。

“應推動政府、高校、企業之間的信息聯通,緩解結構性矛盾。”浙江省人社廳廳長吳偉斌表示,浙江將不斷完善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體系,積極構建就業服務支持體系,健全信息、指導、援助等服務保障機制,進一步促進供需匹配。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浙江:“學校人”變“職業人” 最閃亮的坐標——告慰英烈 這里從此多了7座墓碑
《“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發布:多措并舉推進“十四五”能源科技創新 國內罕見!黑龍江鏡泊湖現淡水魚群風暴
天津:織密防疫“排查網” 涉疫人員實現全周期管理 在密接隔離點如何避免交叉感染?通常要隔離多久?來看專家解讀
網絡祭掃、在線鮮花、書寫寄語……多種方式緬懷英烈表達追思 【凡人微光】你們在生命最后時刻做出大愛選擇 我們不會忘記
良種良法種好糧 三角梅富了邊洋村
國內罕見!黑龍江鏡泊湖現淡水魚群風暴 坐上火車 徜徉花海
今年清明,請幫這40位烈士尋親! 抗疫工具箱來了!極目新聞2.0更多貼心服務上線
黃陂稅務:青年干部談清廉 守好防線揚正氣 【最閃亮的坐標】東湖漫評:傳承英烈精神,做擔當有為的時代新人
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武昌南湖街道集中走訪顯成效 【網絡中國節?清明】清明時節祭故人,文明祭掃亦追思
國家藥監局已批準24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 關愛志愿者,為抗疫助力
上海啟動蔬菜應急保供方案 各區“點對點”速運直送 離滬須檢測抗原 清明假期多地調整出行防疫政策
各地春耕科技助力 確保穩產增收 新華全媒+丨糧食生產有“管家”、蔬菜運輸綠色通行,看這里疫情下的春季農業生產
新華全媒+丨 為“菜籃子”減負 給“菜園子”分憂——安徽多地蔬菜穩產保供“全鏈條”觀察 河南民權:小小羊肚菌 種出“金疙瘩”
中國鐵路沈陽局:全力保障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暢通 櫻花,盯上了你的錢包
襄陽市全力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工作 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樓主體結構封頂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