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打防并舉“反電詐”守住群眾“錢袋子”
去年以來返還被騙資金近億元,創歷史新高
本報訊記者黃巖報道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去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在此項工作中取得新突破,全省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數量同比分別上升136.3%和65.5%,返還被騙資金近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時預警防范取得新進展,研發建設了預警平臺,創建勸阻系統,共凍結涉案資金3.68億元,及時勸阻89萬名群眾,守住了群眾“錢袋子”。
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全省公安機關堅持以打開路,去年以來,沈陽公安圍繞打集群、打產業、打鏈條,對大要案件、境外團伙、本地線索,進行分級分類打擊;錦州公安嚴厲打擊“港卡”電詐犯罪;朝陽公安組織開展了“百日攻堅行動”;大連、鞍山、阜新、遼陽、朝陽、葫蘆島等地公安機關在市級層面成立了反詐支隊;法院系統加大對電詐及關聯犯罪的懲處和執行力度,為依法打擊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
打防并舉,以防為先。“防”的工作做好了,就能最大限度減少案件發生。我省公安、金融、電信、網信等部門密切配合,開展動態封堵,落實事前預警、事中攔截、事后止付等措施。電信等部門全面落實“實名制”工作要求,沈陽市公安局強化“警格+網格”基層融合治理,市、縣兩級公安專職反詐力量加強至400余人,并邀請21名專家,組建“技術反制專業團隊”,提升了電信網絡詐騙源頭治理水平。省市縣三級反詐中心強化“警銀通”平臺實戰應用,堅決斬斷利用銀行卡進行違法犯罪的鏈條,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