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工作記錄 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2021-03-05 16:07:00 來源:中國網財經

打印 放大 縮小

2020年,贛南革命老區實現歷史性整體脫貧,當振奮人心的脫貧畫卷妝點3.94萬平方公里的紅土地上,斑斕筆觸中,有這樣一組數字,在我市金融扶貧領域留下了喜人的亮色。

2016年實行金融扶貧工作以來,贛州銀行累計發放扶貧貸款44.17億元,目前仍有扶貧貸款余額18.04億元,其中“產業扶貧信貸通”貸款余額10.77億元;扶貧小額信貸3.11億元;授信3億元投資安遠縣扶貧專項公司債券,成為全省首只扶貧專項公司債券……

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背后,3.08萬戶貧困戶獲得了脫貧的第一桶啟動資金,64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依靠扶貧小額信貸的雪中送炭實現創業,走上小康路;臍橙、油茶、光伏、茶葉、旅游……扶貧產業在鄉村扎根,悄然改變了鄉村貧窮落后的面貌。

打贏脫貧攻堅戰,金融是重要的助推器,增進老區人民福祉,金融領域也當以身作表率。贛州銀行履行地方金融法人使命,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扛在肩上,主動作為、攻堅克難,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推動服務創新,勇當金融扶貧排頭兵,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瞄準痛點,引金融活水灌溉扶貧產業

冬日的興國縣埠頭鄉龍砂村,一排排小洋房錯落有致,國道旁的蔬菜基地大棚整齊排列,絲毫不顯蕭索。

短短6年時間,曾經一窮二白、村集體經濟負債的貧困村實現了蝶變。2014年以前,龍砂村沒有任何支柱產業,772戶3238名村民人均收入僅510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70戶278人,接近全村的十分之一。贛州銀行掛點幫扶以來,籌資上百萬元幫助龍砂村建設了光伏電站和苗木花卉、中藥材、蔬菜基地,特色產業帶動這里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大關,村集體經濟突破20萬元,貧困發生率降至0。

缺乏支柱產業、村民收入低沒有創業資金、脫貧意識薄弱……龍砂村脫貧中要突破的難點,也是我市精準扶貧痛點的縮影。瞄準痛點難點進行精準施策,贛州銀行聚力破題。

——加大扶貧信貸投放力度,積極實施“金融+”產業扶貧信貸模式,有的放矢進行“輸血”。贛州銀行大力支持臍橙、油茶、茶葉、禽畜養殖、漁業等復制性強、具有傳統優勢的扶貧產業規模化發展,同時,重點加大對光伏、特色瓜果、大棚蔬菜等特色農業支持力度,單列專項信貸規模,專門開發產業扶貧信貸通特色金融產品,充分發揮扶貧貸款撬動作用,推動扶貧產業規模化提質提效。

——堅持應貸盡貸,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信貸投放,切實鞏固“造血”功能。贛州銀行嚴格按照扶貧貸款要求,堅持“戶貸、戶用、戶還”的原則,實施分片包干責任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信貸需求進行全面摸底,持續推進“三個全覆蓋”,有效支持貧困戶發展種養產業的資金需求,貧困戶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脫貧,“造血”能力顯著提升。

——加強政策宣傳,不斷延伸普惠金融服務半徑,提高貧困戶“用血”意識。金融基礎服務供給不足是制約貧困戶脫貧的突出問題,贛州銀行普及“普惠金融、誠信金融”理念,積極宣傳金融政策,著力延伸服務渠道和網絡,使貧困地區群眾也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便捷性。2020年,贛州銀行啟動鄉鎮支行授信業務試點工作,將授信審批權限下放至鄉鎮網點,贛銀金豬貸、水稻貸等特色普惠金融產品和80多項免費服務開始批量進村入戶。

金融“活水”澆灌春色滿園,在贛州銀行的傾力幫扶下,全市有22個貧困村、1171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盯緊重點,為鄉村振興牽住“牛鼻子”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現全面脫貧是邁向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鄉村振興落地見效,更是增進老區人民福祉的有力抓手。圍繞關鍵產業和地方特色,贛州銀行盯緊重點龍頭,牽住“牛鼻子”,為鄉村振興提出贛銀方案。

圍繞旅游產業,贛州銀行傾斜信貸支持,提出“金融+旅游+扶貧”理念,讓旅游產業激發鄉村活力。在瑞金市,贛州銀行圍繞當地政府建設“區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和“紅色旅游名城”的戰略目標,加大對瑞金紅色景區景點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支持,推動紅色旅游資源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給養。該行信貸支持的特色培訓基地項目形成了“黨建+金融+研學旅行”的綜合扶貧新模式,被列為瑞金市“六大攻堅戰”新型城鎮化重點項目,有力拉動周邊發展,為百姓致富提供了新選擇。

“金融+紅色旅游”并非一枝獨秀,綠色和文化旅游同樣卓有建樹。贛州銀行授信1.6億元支持龍頭企業進行項目開發,助力上堡梯田旅游開發建設,堅持政府主導、村民參與開發,充分挖掘農耕文化、特色農副產品、飲食和手工藝資源,帶動周邊2個貧困村95戶貧困戶335名貧困人口實現精準脫貧。

立足現代農業,贛州銀行加強綜合化金融服務,緊扣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夯實鄉村振興和農民致富的根本。于都縣區依托資源、區位等優勢,大力發展富硒蔬菜產業,贛州銀行以支持該縣蔬菜龍頭企業為著力點,通過“金融+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形式,提高扶貧合作社的內生動力,讓龍頭企業拉動扶貧合作社,扶貧合作社拉動貧困戶,下好產業“一盤棋”。

“政府搭臺、銀行唱戲、企業受惠、貧困戶受益”,這是贛州銀行實施金融扶貧的不懈追求。以金融為紐帶,贛州銀行推動四方聯動參與,抓住具有地域特色、見效快、可持續的產業進行重點支持,為護航鄉村振興、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貢獻力量。

找好支點,以創新巧勁撬動更大力量

2020年7月5日晚,贛州市“贛品網上行”扶貧產品線上展銷會暨電商扶貧直播節的最后一場直播順利結束,標志著這場由贛州銀行提供支持,市人民政府主辦,市商務局、市扶貧辦、贛南日報社以及我市各地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大型扶貧助農直播活動落下帷幕。這是我市首個以市政府為主辦方的線上展銷,也是首個金融機構全程支持的扶貧直播。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農產品銷售帶來沉重打擊,農民收入受到巨大影響,穩定貧困戶增收渠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為當務之急。如何最大程度撬動更多資源?贛州銀行創新思路,通過消費扶貧、助農直播的形式,直接和市、縣人民政府,主管部門以及主流媒體合作,借助政府權威性和媒體公信力,不斷傳播消費扶貧理念、吸引更廣泛的社會關注、撬動更多資金和渠道向助農扶貧匯聚,讓扶貧產品穩定銷售,讓贛南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裝進全國人民的購物車。

通過直播的創新形式開展消費扶貧,贛州銀行作出了積極的探索,以直播為支點,消費扶貧的撬動作用得到凸顯。直播節活動持續40天,共舉辦21場,18個縣(市、區)開設了專場直播,吸引了685.2萬人次觀看參與,累計帶動店鋪成交量達569萬元。

該行還積極投身扶貧公益事業,向社會慈善機構、扶貧點、地震災區、貧困學子和困難群眾捐資3100萬元,先后在瑞金山溪村捐建贛銀長征小學,在興國龍砂村修建贛銀龍砂希望小學教學綜合樓,用愛心回報社會。

以“贛州”為名,為贛南盡心。在贛南老區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火熱實踐中,贛州銀行以赤誠之心和務實舉措,展現了責任與擔當。站在脫貧攻堅全面收官的門檻上,贛州銀行將繼續立足自身優勢,發揮金融功能,持續深入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確保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上狠下功夫,為增進老區人民福祉做出地方銀行應有的表率。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