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布倫特原油逼近65美元/桶,周期復辟行情已進入到深信不疑階段。下一步是傾力參與階段,最后將進入黃粱一夢的終局。
2021年度宏觀策略報告《主戰:繼往開來》將工業品通脹作為四大最具有確定性的宏觀交易之首:PPI工業品通脹、出口鏈條、中游設備制造和地產后周期鏈條。歷史經驗視角下時間、空間角度和當前基本面邏輯都意味著PPI通脹仍將持續。CPI雖然上升,但不會制約貨幣政策,政策最多是穩健中性疊加階段性小幅偏緊糾偏操作而已。
具體到春節期間,消費需求高漲與“就地過年”雙重因素催化下,商品與服務價格繼續上漲。大宗方面石油與有色品種供需缺口擴張驅動價格大漲,銅價創近8年新高,油價漲至近一年新高;服務方面電影票房量價雙收,快遞行業臨時上調快遞資費。鋼鐵、農產品、運價指數、電子半導體等也以漲價為主。
不僅如此,2010年來每年春節后到兩會區間順周期和成長板塊均有機會,順周期主要方向為受益節后復工復產與全球再通脹預期的化工/有色板塊。成長類新能源車/電子/醫藥/計算機也是短期阻力較小的方向。
兩會后視中央“緊貨幣+緊信用”的程度,我們會適時提示結構性調整的信號,從相對收益的視角看,大調整中食品飲料/家電/銀行過往相對收益占優。目前的策略是要行勝于言。
一、全球大類資產走勢:權益、大宗普遍上漲,美債利率創近一年新高
春節A股休市期間,海外權益市場延續了開年以來的強勢紛紛上漲,其中英國、日本、香港股市漲幅居前。在全球疫情好轉、財政刺激推進的背景下,復蘇深化帶來原油需求的抬升,OPEC+短期堅定減產以及冬季大風暴沖擊美國頁巖油生產進一步改善供需格局,原油大幅上漲,布油逼近65美元/桶,成為美國CPI環比上行的主要動力。
與此同時,主要經濟體生產端的逐漸修復對銅、鋁、螺紋鋼等工業金屬的拉動仍在持續。實際利率觸底反彈帶動10Y美債收益率快速上行至近一年高點1.3%,對金價產生明顯壓制。
與風險資產火上澆油相對應的是,中美元首除夕通話釋放積極信號。2月11日中國農歷除夕上午,中美兩國元首相互拜年,就雙邊關系和重大國際及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雙方表達了恢復對話溝通的意向,競爭而非沖突的立場,為中美關系邊際改善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起點。此外,近期美政府暫時擱置了TikTok的強制出售令,亦印證了相對偏好的預期。
二、宏觀趨勢:PPI再通脹交易邏輯持續驗證,時間、空間、基本面繼續支撐
年度策略報告將工業品通脹作為四大最具有確定性的宏觀交易之首的邏輯不斷驗證
我們在2021年年度策略報告中將工業品通脹作為四大最具有確定性的宏觀交易之首:PPI工業品通脹、出口鏈條、中游設備制造和地產后周期鏈條。事實上,我們在2020年4月的二季報提示大宗能化可能受益全球天量流動性,7月的三季度策略報告當時就明確提示重點關注受益于“PPI從底部修復的大宗、石油化工鏈條”。隨著大宗能化、石油化工、有色等行業行情持續火熱,這一交易邏輯也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當前時點,市場的關注點將逐漸從認不認可這個邏輯轉向這一邏輯能夠持續多久。
歷史經驗視角下時間、空間角度和當前基本面邏輯都意味著PPI通脹仍將持續
從歷史經驗來看,PPI的上行階段短則持續一年左右時間,長則能夠持續兩年左右的時間,這一輪的上行周期目前僅持續了8個月,離一輪完整的上行階段在時間上還有一定的距離。
從反彈高度來看,歷史上PPI同比增速從底部到頂部的幅度通常能達到10個百分點左右,這一次還只有4個百分點,幅度也還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
從基本面的邏輯來看,這一輪PPI的上行經歷了主要靠流動性到流動性與中國為主的供需格局改善推動。當前正在經歷相對充足的流動性與全球供需格局改善驅動的第三段邏輯,全球的生產彈性尚未完全釋放,短期內基本面邏輯也將繼續支持PPI再通脹交易。
無論是從歷史經驗的空間、時間的維度來看,還是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目前PPI的上行趨勢仍未結束,疊加春節后市場通?;钴S度較高,這一交易邏輯短期會加速兌現。后續關注美債利率的上行、美聯儲政策的變化、市場對全球經濟修復彈性預期的price in程度,在后續拐點真正到來之際我們將提示風險。
PPI淡季不淡,同比增速時隔一年再度轉正,大宗能化、石油石化價格亮眼
中國1月PPI同比上漲0.3%,前值下降0.4%,PPI同比增速時隔一年再度轉正;1月PPI環比上漲1.0%,價格淡季不淡,價格上漲趨勢強。自2020年6月以來,PPI環比連續8個月保持非負增長,8個月月均值環比增速0.5%,推動工業品再通脹交易持續火熱,支撐有色、化工、大宗能化、乃至制造業部分細分領域等各個相關板塊的交易。
從結構來看,過去三個月PPI環比彈性最大的行業集中在石油石化、煤炭、燃氣、黑色和有色、化纖化工和食品加工等行業,對應的也是市場相關交易活躍的板塊。隨著國際油價突破60美元,逐漸接近疫情前的水平,石油石化、能源、有色等行業的交易熱度有望加速上升。
春節前后蔬菜價格上漲支撐CPI環比上漲,建議關注農藥、化肥和種子交易機會
中國1月CPI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6%,非食品價格下降0.8%;消費品價格下降0.1%,服務價格下降0.7%。1月CPI環比上漲1.0%,其中食品價格上漲4.1%,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上漲1.5%,服務價格上漲0.2%。
春節前后,食品價格依然是CPI環比上漲的核心支撐,尤其是蔬菜、肉類價格較強。1月食品煙酒價格環比上漲2.8%,貢獻了CPI上漲0.80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上漲19.0%,影響CPI上漲約0.40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5.6%,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其他七大類價格環比六漲一降: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價格分別上漲0.9%、0.5%和0.4%,生活用品及服務、居住、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上漲0.2%、0.1%和0.1%;衣著價格下降0.4%。
1月和2月的CPI表現受春節前后因素的影響比較大,主要受到食品價格的影響。豬肉價格過去一段時間整體呈現高位震蕩的趨勢,隨著供給的修復和消費旺季的影響趨淡,在不發生新的豬瘟的預期下,下行趨勢比較確定。糧食價格持續表現偏強,建議持續關注糧食價格上漲和農業糧食安全帶來的農藥、化肥、種子的交易機會。
CPI新基期調整,食品、衣著、娛樂等權重下調、居住、交通通信和醫療權重上調
按照統計制度規定,我國CPI、PPI和住宅銷售價格指數每五年進行一次基期輪換,2021年開始編制和發布以2020年為基期的價格指數,這次的數據是基期輪換后的首次數據發布。這次調整后的調查分類目錄大類保持不變,仍為8個大類,基本分類從262個增加至268個;與上輪基期(2016年—2020年)相比,新基期的權數總體變動不大。其中,食品煙酒、衣著、教育文化娛樂、其他用品及服務權數約比上輪下降,居住、交通通信、醫療保健權數約比上輪上升,生活用品及服務權數變動不大。本次基期輪換對CPI和PPI各月同比指數的影響平均約為0.03和0.05個百分點。
新基期下調了食品煙酒的比重,提高了居住的比例,一定程度上能緩和近幾年CPI波動主要靠豬肉價格影響的趨勢,不過居住項的價格與我們認知的房價和房租價格的波動并不太一致。2012年以來,居住分項的價格同比增速在-0.6%到3%左右極窄的區間震蕩,與房價的波動不太一致,這也是后續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CPI不會制約貨幣政策,政策穩健中性疊加階段性小幅偏緊糾偏操作
后續CPI將逐漸觸底反彈,但反彈幅度也不會很大,CPI整體仍處于較低水平,不至于成為貨幣政策的核心考量。貨幣政策更多關注金融風險和經濟的需求熱度,貨幣政策基調是穩健中性,在經濟需求熱度高、資產價格熱度高、資金加杠桿風險較大的時候,階段性小幅偏緊糾正預期的可能有,這從1月中旬以來央行的操作可以解讀出來的,但持續緊貨幣緊信用的政策操作短期不太可能出現。
三、產業趨勢:春節消費與“就地過年”催化,商品服務價格齊上漲
供需缺口擴張,銅價漲勢難擋
在美元指數下跌、美國刺激政策落地預期、國內外經濟數據普遍好轉的樂觀宏觀氛圍下,金屬期貨價格集體上漲,其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已飆升至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過去兩個月LME庫存下降44%,2月12日COMEX銅庫存續降至66,381短噸;LME現貨銅與三個月期合約溢價升至每噸25美元,為去年9月以來最高。這表明近期供應緊張,銅價上漲具備基本面基礎。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對通脹的擔憂,且我國作為主要金屬消費國的需求強于預期。由于春節期間的就地過年要求,工廠在假期期間保持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的開工率,國內需求強于往年。另一方面,由于環保政策加速銅的使用,預計今年市場仍將吃緊。Citibank將未來0-3個月銅價上調至9,000美元/噸,6-12個月銅價上調至10,000美元/噸。
電影票房量價雙豐收
截止2月16日,2021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0億元,超越2019年春節檔的總票房59.05億元,成為史上最強春節檔。目前我國2021年電影市場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總觀影人次達2.29億。
結合電影票房=電影票價×觀影人次的計算公式,今年電影的高票房與激增的觀影需求固然有關,但也與電影票漲價因素密切相關。
電影票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1)就地過年導致一二線城市的春節人口較多,且走親訪友的時間減少,春節假期觀影需求高漲,推高了當地票價。
2)影院對于前期經營虧損出現“報復性漲價”,2020年影院業受疫情影響停擺,現金流告急,需要借助2021年春節檔漲價來緩解經營壓力。
3)春節期間的人工、防控措施和物資消耗會增加影院的運營成本,而這些也會在票價上得到體現。
4)往年片方或一些平臺為了競爭春節檔會投入大量票補,但2020年影視行業遭受重創迫使公司壓縮發行經費及票補支出。
關注娛樂新勢力
考慮到疫情控制與疫苗普及的加速,從趨勢上看,傳媒在2021年存在報復性反彈的可能。一些民間組織在為社會制造娛樂的同時,也為我們精選了投資的標的。
快遞:臨時調價難改“價格戰”大趨勢
今年春節,快遞行業迎來首次全面不打烊。1月27日,國家郵政局通知“不打烊、不休網、不積壓”,全力做好春節期間網絡購物及生活必需品的寄遞服務,隨后多家主要快遞企業公布春節服務政策并上調春節期間快遞資費。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快遞員工留守當地過年,為及時投送快遞提供保障。
2019年至今,快遞業經歷了一場激烈的價格戰。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單票利潤降低。春節期間資費臨時上調難以改變行業價格戰持續、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集中的趨勢。
四、策略應對與結構推薦:節后到兩會A股交易勝率高,順周期和成長均有機會
國內流動性最差的時候已過去,海外美股和港股交易性價比不足的矛盾正在緩解,均為節后A股回暖創造良好外部環境,積極把握春節后到兩會間的高勝率交易區間。
目前來看,A股這些判斷均已驗證,繼續維持A股春節后到兩會區間交易勝率高,3月需評估A股系統性撤退風險的判斷不變。風險點主要來自國內緊信用與海外美債利率快速上行帶來的機構抱團股估值消化壓力。結構繼續推薦受益節后復工復產與全球再通脹預期的化工/有色板塊,以及成長類電子/計算機/新能源車/醫藥板塊也是短期阻力較小的方向。中期隨著“緊貨幣+緊信用”階段確認,食品飲料/家電/銀行過往相對收益占優。
港股繼續維持中期看多上半年指數盈利牛機會,性價比好于A股,震蕩中逐步上車的判斷不變。結構上推薦A+H上市H股明顯折價+港股稀缺龍頭兩條主線,簡要邏輯如下:
春節后到兩會區間A股交易勝率高,驅動節后A股賺錢效應繼續修復
從2010-2020年春節前后萬得全A的表現來看,節前賺錢效應的低點出現在春節前第4個交易日,此后賺錢效應觸底回升,一直回升至春節以后第6個交易日。此后,市場將一直震蕩至春節后第20個交易日,這個區間成長板塊依然維持較好的賺錢效應。
節后資金回流驅動市場賺錢效應上行也和我們前期觀察一致,我們前期報告中反復提及春節前到兩會之間是最確定的高勝率區間。景氣真空期疊加兩會政策預期,該區間萬得全A和中證500上漲的概率是100%,中證1000指數上漲概率超過90%,滬深300和創業板指區間上漲概率也超70%。
春節后到兩會區間順周期和成長均有機會,推薦新能源車/電子/醫藥/化工/有色
2010年來每年春節后到兩會區間順周期和成長板塊均有機會,順周期主要方向為受益節后復工復產與全球再通脹預期的化工/有色板塊,這也是我們自2020年11月起一直堅定推薦的方向,成長類新能源車/電子/醫藥/計算機也是短期阻力較小的方向。中期隨著“緊貨幣+緊信用”階段確認,食品飲料/家電/銀行過往相對收益占優。
港股維持中期看多上半年指數盈利牛機會,震蕩中逐步上車的判斷不變
經濟增長回升有望繼續驅動2021牛港股盈利不斷修復,恒生AH溢價指數修復仍有空間。維持2021年港股性價比好于A股,在一年維度上具備極強配置價值的判斷不變。節奏上,2021年上半年港股盈利牛機會更確定,下半年盈利增速的放緩可能會成為港股市場拐點。結構上推薦A+H上市H股明顯折價、港股稀缺龍頭兩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