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壓力不能超過地層破裂壓力”,明明白白寫在石油教科書上。現在,這一教科書上的金科玉律正在被勝利油田改寫。位于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的“牛25-42A”區塊,按照教科書上的要求,注水壓力一般控制在30兆帕,結果卻是水注不進,油采不出,但是前不久,這個區塊的一口井采用“壓驅”新技術,日產油量達到15.5噸,為勝利油田提高油氣產量增添了新“動力”。
勝利油田歷經60年的勘探開發,目前處于油氣勘探開發高成熟階段,增儲上產難度較大。與此同時,勝利油田有7億噸低滲透油藏探明儲量,水注不進去,一直是困擾低滲透油藏開發的世紀難題。
勝利油田創造性地把壓裂技術引入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中,在牛21—斜4井組進行先導實驗。牛21—斜4井組所在的區塊屬于特低滲透油藏,地下巖石的致密程度就像磨刀石一般。水注不進去,地層能量就得不到補充,這也導致牛21—斜4井組的油采不出來。利用壓驅注水開發技術,技術人員只用43天就讓這個井組“喝”掉6萬立方米水,這個數字相當于這個井組過去11年的注水量。勝利油田河口采油廠,利用同樣技術給義7-2井組注水,注入5.1萬立方米水,讓地層“喝”個水飽。地層能量恢復后,油井生產顯現出強勁勢頭,井組日油從5.1噸提高到11噸。
從“滴水不進”到注水量上千立方米,在常規注水開發中,只能通過地下孔隙讓水慢慢滲入地層,一天注入量最多20立方米—30立方米,補充能量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地層消耗的速度。而壓驅注水技術,就像在磨刀石上打開一條縫隙,把注水從“滲”變成“灌”,地層能量得以快速恢復。
勝利油田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宗檁表示,石油傳統教科書上一直講“不能超過地層破裂壓力注水”,我國油田開發也一直遵循著這一原則,勝利油田注水壓力從來沒有超過30兆帕。而今,僅僅比過去提高了不到10個兆帕,就讓地層實現從“滴水不進”到注水量上千立方米,徹底顛覆了油田對過去注水開發的認知。壓驅注水技術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也給勝利油田在低滲透油藏開發方面增添了信心,難動用油藏開發都將不再是難題。
據了解,勝利油田用3個月的時間已經在10個區塊15個井組開展了大排量高壓注水試驗,累計增油2805噸。據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勝利油田聚焦高效勘探和效益開發,助推油氣增儲上產,累計在山東生產原油2210萬噸。
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是勝利油田堅持創新驅動、強化保障支撐,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的生動實踐。“十三五”以來,勝利油田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和科技獎勵力度,充分激發了創新創效活力,獲得國家級獎勵5項、省部級獎勵72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2200件、中國專利獎5項,攻關創新一大批關鍵技術,有力支撐油田增儲穩產,油田呈現出原油產量穩定、單位生產成本持續下降的良好局面,為我省“十四五”油氣勘探開發增儲上產帶來積極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