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俄大豆貿易與投資對接會暨中俄農業金融保險研討會17日在哈爾濱召開,中俄雙方金融機構在融資和保險方面助力企業在俄投資項目落地。
中國既是主要的大豆生產國,又是最大的進口國和消費國,中俄兩國大豆合作優勢互補、潛力巨大,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自俄進口大豆87.12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2019年進口量為73.25萬噸,其中第四季度進口25.41萬噸,環比增長82.81%。
據中方統計,今年1至8月,中方自俄進口大豆49萬噸,同比增長9%;自俄進口大豆油21.6萬噸,同比增長2.4倍。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同時,俄羅斯大豆在中國大豆進口總量中占比仍不到1%,雙方未來合作潛力巨大。
金融支持是發展中俄農業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自首屆中俄大豆貿易與投資對接會召開以來,雙方大豆行業溝通機制取得重大進展,金融和保險服務取得積極進展。
此次中俄農業金融保險研討會,邀請俄羅斯外貿銀行、俄羅斯團結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興業銀行等雙方金融機構,在融資和保險方面宣傳相關政策金融信息,助力企業在俄投資項目落地。
中國商務部歐亞司副司長張棟表示,希望俄方出臺更多優惠政策,為中方人員、農機、農資入境等提供更多便利,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