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的黃金交易也能摻假?個人買黃金可能會買到假的,也可能會買到純度不高的,因為個人買的畢竟量少,很容易推托過去。即便涉及到糾紛也很容易解決。但是沒想到國與國之間的黃金貿易也出現了這種“小動作”。
澳大利亞在運往中國的上百噸金條中,被檢測出摻有的銀和銅不符合標準,并且對此做了一些隱瞞,上海黃金交易所發現后緊急做出了回應。可是雙方互有說辭,到底是誰的錯?
一、中國黃金對進口的依賴性
(資料圖片)
誰能想到我國黃金儲備表面上雖然不高,但是背后的各種數據卻證實我國關于黃金的實力一點都不差。我國連續9年都為全球消費第一大國,僅靠自身的黃金生產量是遠遠不能滿足的,所以每年都有大量黃金從國外進口,到2023年目前為止我國算是全球最大的黃金進口國。
在2021年的時候,我國進口黃金達到了800噸以上,同比增長接近300%,進口額也在460億美元以上。到2022年增速有所下降,但是進口量也高達1300噸以上。如此多的黃金自然不是一兩個國家就可以滿足的,進口的國家有20家以上。
其中就以瑞士、南非、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國為主,2022年中國從瑞士進口了500噸以上的黃金,堪稱有史以來最高水平。不僅是我國,其它國家也都在大量進口黃金,比如土耳其也從瑞士進口了近200噸的黃金。
在這些黃金進口來源中有一家澳大利亞鑄幣廠已經與中國合作多年,珀斯鑄幣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一家貴金屬企業,同時背后也有國家的明面支持。而中國的上海黃金交易所就是其最大的客戶之一。
二、交易金條不合格?
可是在2023年的時候,澳大利亞主動爆出珀斯鑄幣廠生產的黃金可能存在不符合標準,并且前后已經有上百噸的相關黃金出售到了中國。這樣的信息引起的震動非常大,上海黃金交易所的聲譽也受到了沖擊。雙方對此都緊急做出了公告。
珀斯鑄幣廠表示:自己生產的黃金一直符合國家和行業的標準,黃金的含量達到了99.99%,剩余含有的0.01%雜質是正常情況,符合規定。上海則也配合發布公告表示:關于網絡上對珀斯鑄幣廠出售摻假的黃金,在沒有得到證實前已經影響到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利益,應當及時停止。
看到雙方這樣的表態,讓許多網友又迷惑不知道相信誰。但是也有網友翻出了關于珀斯鑄幣廠和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一次交易“事故”。在2021年的時候,珀斯鑄幣廠生產的黃金中有2個金條存在雜質超標的情況。
金條在黃金的含量上符合標準,但是在銀和銅的含量上超出了中國黃金交易的標準。而這兩個黃金所用的那一批生產工藝可能達到上百噸,也就是說可能有上百噸的黃金都存在這樣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珀斯鑄幣廠和上海黃金交易所也起了紛爭,互相推責,最終結果外界則沒有過多了解。
三、這些“摻假”的黃金價值會受到影響嗎?
從事件的原由可以看出,問題并不是黃金含量不夠,而是雜質的那部分標準出現糾紛。只是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些關系不大,重要的是這部分“摻假”的黃金價值會不會受到影響。其實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只要黃金的含量達到標準,在價值上是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而這次“黃金摻假”事件,珀斯鑄幣廠的負責人也對外表示過,這是生產操作上出現了問題,問題已經解決了”。其實像黃金一般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點的雜質,而這些雜質含量多了主要會對黃金的色澤產生較大的影響。
比如銀遇到水等會變黑,而銀變黑就會傳遞給黃金從而讓黃金色澤受到影響。許多人并不知道,對于廠家來說他們生產黃金的標準之一就是要符合99.99%標準,如果完全做到的話肯定會高于這個含量,而多余的那部分其實也算是送給購買者了。所以廠家會不斷優化控制這部分超出的量。
總結
雖然這次“黃金摻假”事件引起所有人震動,但幸運的是黃金含量沒有出現問題。不過通過這次事件也讓我們了解到就是這0.01%的雜質把控,同樣是生產黃金的關鍵。不知道你對于黃金那0.01%的雜質和產生的影響有什么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