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委社會建設委員會印發了《“幸福頤養”享富專項行動方案(2022-2025年)》(簡稱“方案”)。方案指出,未來三年我市將建立健全市本級及城區與臨安、桐廬、淳安、建德山區4縣(區、市) (以下簡稱山區4縣)共建共享優質養老服務資源常態化機制。養老服務如何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在這項機制中,具體提到哪些舉措?
本次頒布的《“幸福頤養”享富專項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主要從提升養老服務設施、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以及多維度護航養老服務三個方面對我市的養老服務提出具體要求。
具體來看,在養老服務設施的布局與運營方面,《方案》明確提出,市級層面按照1萬名常住老年人配建不少于300張床位為規劃單元(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比例超過20%的地區,應提高床位標準),一個規劃單元內,將養老機構分多處設置。
針對山區4縣,《方案》提出,養老機構需對床位進行結構優化調整。重點提升護理型床位占比,加快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建設,試點探索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2022年底前,山區4縣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245張。
同時,還要把醫康養融合一體化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和重點工作,推動山區4縣的養老機構與城區養老(醫療)機構結對共建形成養共體,在山區4縣建設康養小鎮、養老社區等,打造長三角老年人旅居康養目的地?!斗桨浮芬幎?,2022年底前,山區4縣新增康養聯合體不少于8家。
專業人才保障是推動養老服務前進的源動力之一。此次《方案》中提到,要實施養老人才教育培訓,重點面向山區4縣,市本級啟動農村養老服務人才培養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家庭照護者能力培訓,提高農村居家養老照護服務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智慧養老也被寫入此次《方案》。未來三年,城區的優秀智慧養老企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和數字化平臺將進一步向山區4縣傾斜,實現數字化共建共享。預計到今年年底,山區4縣將各自開設至少1家智慧養老院。
(見習記者 熊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