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擁抱未來 盡快突破技術壁壘實現趕超

2020-10-19 15:30:09 來源:經濟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十三五”時期,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迅速。在關注數量增長的同時,一個很明顯的特征開始顯現: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推動力,已經開始從過去單純依靠要素驅動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

面向未來,交通領域有更高的發展目標?!督煌◤妵ㄔO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干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要實現這些目標,仍然需要依靠創新。

建設交通強國,需要有先進的交通裝備,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來實現。雖然我國在高鐵裝備等領域已經實現世界領先,但從整體而言,我國交通裝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大型民用飛機、大中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船、智能汽車等領域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這些都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盡快突破技術壁壘,實現趕超。

在完成現有技術追趕后,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系統、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車……一系列高科技在向我們招手,誰能率先突破,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占據先機。因此,我們要始終保持對前沿科技的敏銳度,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對可能引發交通產業變革的前瞻性、顛覆性技術研究,超前謀劃未來行業發展。

理想狀態下,未來的高效交通要盡量實現人員“零距離”換乘、物資“零庫存”運輸。然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到了一定臨界點后,邊際效益會減弱。因此,在加強硬件建設、不斷增加線路外,未來的交通發展更需要在技術創新上發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通過建設綜合立體交通、推動各種交通方式信息交換、優化線路接駁來提升整個運輸體系的效率。

交通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經濟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未來,人們對于交通的追求,除了快速便捷外,還有更高要求:能否盡快實現自動駕駛?如何保證出行更加安全?出行怎樣變得綠色環保?這些愿望的實現,都需要創新。人工智能可以讓人從緊張繁重的駕駛中解放出來,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將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新能源技術推動綠色出行成為常態……創新,讓未來出行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