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黑色產業鏈 消費者未能與金融機構通過協商解決糾紛

2020-10-06 22:42:51 來源:經濟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近年來,以“代理全額退保”“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為主要形式的“代理維權”問題快速增長,甚至已形成黑色產業鏈。

近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提示指出,這些專職“代理維權”的團伙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旗號,一般不具備法律從業資質,卻收取高額手續費,實際上嚴重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從實踐看,這些專職‘代理維權’團伙煽動消費者反復向監管部門‘維權’。”北京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結合消費者相關案例指出,常見“陷阱”一般有三種。一是“全額退保”暗藏貓膩,消費者很容易維權失敗,并失去及時解決問題的機會。二是“退保理財”花樣多,容易陷入非法集資圈套。三是信用卡“維權”噱頭多,賠了征信又失財。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短視頻平臺快速發展,近期,部分團伙開始通過抖音等平臺大肆宣揚‘投訴代理’,慫恿或代理消費者向金融機構或監管部門投訴,并提供統一投訴模板,使用統一投訴話術。”北京銀保監局有關負責人說,這些“代理投訴人”一般不具備法律執業資格,對法律條文的引用經常有明顯錯誤,嚴重阻礙消費者與金融機構正常協商。此外,部分人員還編造、歪曲事實,反復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信訪,人為拉長維權流程,進一步導致消費者錯過糾紛解決的最佳時期。

那么,金融消費者究竟該如何正確維權呢?多位業內人士建議,按照“三步走”辦法,即投訴、調解、舉報。

第一步是投訴。一旦消費者在購買金融機構產品或享受服務的過程中發生糾紛,可以直接向金融機構投訴,主張民事權益。

第二步是調解。如果消費者未能與金融機構通過協商解決糾紛,可以向當地銀行糾紛、保險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第三步是舉報。如果消費者發現金融機構或從業人員違反監管法律法規,可以向被舉報人所在地監管部門舉報。但是,向監管機構舉報并不能解決消費者民事訴求,若消費者通過投訴、調解仍不能解決民事糾紛,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