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重慶綦江望石村開展“三變”改革昔日撂荒地 今成香餑餑

2017-12-25 09:52:48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一塊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如今通過變革煥發了活力。12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在綦江區三角鎮望石村看到,十幾位村民正忙著管護柑橘苗和套種的油菜——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后,望石村開展了“三變”改革,通過成立股份合作社將村里閑置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盤活,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農民搖身一變成了股東,最多可領到4份收入。

4份收入怎么來的?

村支書吳茂勝介紹:第一份收入是土地入股金;第二份收入是部分村民以資金入股可獲得的分紅;第三份收入是務工工資;第4份收入是村集體資金的分紅。“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4份收入,但大部分人能拿到其中兩份或三份。”

4份收入有多少錢?

駐村干部曾惠掰著指頭算賬:果園共投入50萬元,其中土地入股折價18萬元,村集體資金入股10萬元,社會資金20萬元。據他保守估算,這批柑橘將在3年后成熟,產量約為15萬斤,每斤5元,銷售收入約75萬元,利潤約占一半即37.5萬元——因此,按上述比例分紅,32戶入股村民可以共享21萬元,每戶可獲得數千元紅利。

這樣一算,讓村民白熾剛喜出望外。和其他村民相比,早前他頗有遠見地拿出了2萬元作為社會資金入股,因此比別人還能多得一份分紅,再加上回村務工的工資,能拿齊4份收入,“我之前在重慶主城上班,每個月工資也有好幾千元,為了孩子讀書才返鄉的,被家里人數落了好一陣,這下我有底氣了,在家打工也沒少太多錢,還能照看一家老小,劃算!”

頭3年種什么?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望石村交通便捷,因此不少村民都選擇了外出務工,以至于村里不少地閑置下來,很是可惜。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按照“三變”改革的思路,村里通過村集體資金入股、村民土地作價等方式,做通32戶村民的工作,流轉了300畝土地種植柑橘,盤活了當地的土地和勞動力等資源。

考慮到柑橘有3年成熟期,期間沒有經濟收益,村里決定在果樹間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填補,第一年種油菜,既賞花又可以收割,第二年種黃豆,少占果樹的養料,第三年種啥到時候再根據實際情況商定。等3年過后,柑橘逐漸產果,則以柑橘銷售額,按村民土地流轉入股占比分紅。

“我們還有進一步的考慮。”吳茂勝說,望石村與國家地質公園紅巖坪景區相鄰,隨著景區逐漸成熟,這片果園可望成為游客們賞花、采摘的好去處,村里也能搭上旅游的快車,屆時村里的資源就能進一步開發利用,真正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