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因港星成龍特意慕名而來參觀被大家熟知

2017-11-13 16:15:30 來源:重慶晚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璧山這些老古董 成龍大哥慕名拜訪

廠區全景

璧山這些老古董 成龍大哥慕名拜訪

門上雕刻的福祿壽圖案

璧山這些老古董 成龍大哥慕名拜訪

滿圍床,正面是一張大的手工畫。

璧山這些老古董 成龍大哥慕名拜訪

雕刻精美的老門

博物館,在大部分人眼中,一定是個高雅的地方,往往屹立在城市中的繁華之地。在重慶市璧山區,有一座隱匿于鄉野的博物館,開設3年來,除了收藏界人士知道、市文化部門和當地有關部門知情,在大眾中鮮為人知。近日,這座博物館因港星成龍特意慕名而來參觀被大家熟知。據報道,成龍在這個博物館看爽了,在一個高約2米的精美木雕前,他張開雙臂跟大家比劃起高度。

1博物館由老廠改造

這座博物館的隱秘,其實從尋它開始,就看得出來。從璧山下道前往當地健龍鎮,必須使用導航,驅車經過蜿蜒的鄉道,兜兜轉轉,終于看見幾名村民,忍不住問“博物館在哪啊”,村民指著旁邊一條隱匿的小路。從鄉道換小路,拐過去抬頭一看,這座博物館頭頂有6根大煙囪,遠望是一片紅磚房,鐵門上掛著幾個字——重慶大圓祥博物館。

這像廢棄的老廠遺址,博物館負責人之一吳軍肯定了我們的最初判斷。他指著一根門柱,上面寫著“天福碗廠”幾個大字。一扇特別的門引起我們注意,門面由白色、青色、藍色、土黃色等幾百個碗底粘連而成。“其實,這里曾是一家百年碗廠,門上裝飾,正是當初博物館進駐這里時所收集的廢碗碗底。”吳軍說,藏品擺放、櫥窗設計以及廠房各處設施修復,都是在碗廠原貌基礎上進行。天福碗廠始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年),據1996年第一版《璧山縣志》記載:璧山盛產土陶,在清代碗廠就有七八家,當年的天福碗廠年產土碗上萬只,其中“天字碗”盛銷一時,并遠銷外地。

這座民間博物館相當低調,早在3年前,就經重慶市文化委、市民政局、市文物局批準成立,占地5萬余平方米,藏品數萬件。據專家統計,這些收藏品可恢復上百座古宅大院,是中國巴渝古建收藏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的民間博物館。

2門畫雕三峽風光

推開展覽一廳大門那一瞬間,只能用“震撼”二字來重復表達心情。這間2500平方米的門窗匾館里,陳列著上千件明清時期的各種門神門、木雕門、窗、匾額。成片,成群,各不相同。

除了大門刻畫的是門神,屋宅內的門窗基本上都雕刻著形色各異的圖案,雕工精湛。很多人過去一直以為巴渝之地生活是粗糙的,藝術是欠缺的,然而,面對這些完全被藝術化的生活物件,才知祖先的內心無比富足。

吉祥藝術,往往采用字、物的諧音寓意來組織畫面。展廳中僅門神就有上百扇,戴紗帽的是文官,拿兵器的是武官,有迎福進財的意思。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對大圓祥博物館進行歸類整理工作時,評價以門神門為代表的木雕藏品是“木頭上的敦煌”。

福祿壽是最常見的雕刻,除此之外還有人們喜聞樂見的連(蓮)年有余(魚),事事(獅)如意,草龍等等。

藏品當中,還有不少具有巴渝特有的門畫雕刻。例如刻畫三峽風光,朝辭白帝彩云間。呈現出生活狀態的,人們把宰殺的豬倒掛在樹上,熱熱鬧鬧準備過年的景象。

“過去富貴人家的院落和每一件家具,不是一代人就能修好、建好的,工匠和雕刻師往往會住在主人家,修修補補,一呆就是一輩子。”吳軍說,這也是巴渝人家的一大特色。

3大戶人家床框鑲玻璃

博物館內珍藏著兩張精致的老木床,擺在門口的那張半圍床,保存尚好,床框上特意雕刻的蓮花、書卷、牡丹等圖案,惟妙惟肖地呈現著。

博物館副館長李東解釋,圖案分別代表做人清廉、祈求考取功名、一生富貴的寓意。“這張床,追了9年,主人最開始不愿出手,最后聽說我們將收藏在博物館,這才肯讓人從涪陵搬過來。”

另一張床是滿圍床,擺放在一堆木床中間,表面看上去很普通,僅有1.5米寬,把頭探進去才發現驚人的一面。床頂由二十余個方框做頂,每個框內都是一幅寓意不同的畫面,手工做畫,包括喜鵲、梅花、蘭花、竹子和菊花等元素。“這張床從四川省大竹縣淘來,產于光緒年間,床內還有藏錢的暗盒,床框上還鑲嵌著玻璃。在當年,能用上玻璃的,只有大戶人家和名門望族了。”

4生活用品展現情趣智慧

一些巴渝人家的老生活家具和用品,可從其中觀察到當年的生活情趣和智慧。

看上去與洗臉架無異的茶架,其實內有玄機。仔細一看,架子中間有一個活動的木板,木板其實用來放置水壺,木板可以活動,弧度只能到達45°左右。滾燙的水壺放在上面,不需要用手提,只要抬起木板,就能把茶水穩妥倒在茶杯里,水壺不會輕易掉出。

家訓字板展示區,同樣耐人尋味。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萬事讓三分,天空地闊”等木雕家訓中,留存著過去巴渝人家留下的生活理念和家風家訓,樸實、豁達、珍惜生活。

這座博物館主人不愿露面。李東說,老板劉健為人低調,55歲,璧山人,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如今大半輩子的所得,幾乎投在博物館中。劉健一家一戶遍訪不計其數川渝瀕危的老建筑,將城市發展進程中的老古董保留了下來。

還發生過一件笑事,劉健的保姆曾因收藏提出辭職。保姆曾向鄰居抱怨:“這家人好窮啊,家里連一件新家具都沒有,全是老行頭,我擔心他們付不起我的工錢”。其實,這些老行頭,每件淘來的價格都不菲。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