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相關資料圖)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5月14日報道:露營帳篷里一家老小正在野餐,小情侶帶著愛寵在綠草和空地上一起撒歡,還有人不怕天熱正在步道上跑步……這是今天上午記者參與“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活動,在徐匯濱江看到的一幕。而同行的媒體記者都為“市中心能有這么大一片綠地,還能露營”而嘖嘖稱贊。
“一江一河”曾是上海重要的生產岸線,現在已經從以前的“工業銹帶”逐步蛻變為今天水清、岸美、宜游的“生活秀帶”“發展繡帶”。市住房鄉城鄉建設管理委黃浦江蘇州河發展協調處處長趙炅介紹,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著眼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上海加快調整江河岸線的功能布局,全面實施濱水公共空間的改造提升,先后實現了黃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線、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里岸線貫通,還江于民、還岸于民。黃浦江沿岸累計建成約1200公頃更加綠色生態的開放空間,集漫步、跑步、騎行等復合功能于一體的濱江“三道”總長約150公里。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里岸線串連了兩岸約150公頃綠地和開放空間。同時,“一江一河”濱水空間陸續建設了“望江驛”“水岸匯”“楊樹浦”“蘇河軒”等一系列近90余處各具特色的品牌“驛站”,為全體市民提供人性化、全方位的服務保障。
“在我們去年針對濱江公共空間的一項評估研究中顯示,浦江核心段45公里濱水空間打造的15分鐘城市圈服務于上海11%的人口,為480萬市民提供了優質的公共空間,受訪的63%的市民表示每日增加了半小時的外出運動休憩時間??梢?,’一江一河’已成為全體上海市民喜聞樂見的健康公共空間。”
據介紹,目前, 黃浦江、 蘇州河沿岸正在實現三大轉變: 在發展 形態上, 將從航運時期的 “ 城市銹帶 ” , 向聚焦生態功能修 復的城市綠帶、 提升城市綜合活力的“城市會客廳 ” 轉變; 在開發模式上, 將從過去外延擴張的 “ 大拆大建 ” , 向注重 提升城市品質和文化內涵的“上海更新 ” 轉變; 在戰略能級 上, 濱江地區將從 “ 上海制造 ” , 向承載全球城市創新核心 功能的“濱水創造 ” 轉變?!巴ㄟ^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如今的黃浦江、蘇州河‘處處皆可行,所見皆風景’,已經成為上海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金名片’。”趙炅說。
據市住建委副主任張永剛介紹,今年上海將持續推進黃浦江、蘇州河沿線公共空間品質提升,增加運動空間、兒童活動空間,建設更多無障礙設施。浦東濱江徐浦大橋以南兩公里岸線將在今年6月底貫通,楊浦濱江共青森林段、上海理工大學和國際紡織展示中心區域也在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