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青年的提線木偶戲、甸甸巴士的密室體驗劇《錦繡江湖》、爪馬的沉浸式戲劇《綺夢》……今年上半年,“深二代”戲劇人以創新和科技元素“突圍”,在深圳演出市場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這些“深二代”劇團成立至今不過六七年,卻早已憑借作品的生命力與競爭力在市場贏得了一席之地,戲劇愛好者的“必看好戲榜”中不再只有賴聲川和孟京輝,荔枝青年、甸甸巴士、爪馬都成了上榜者。深圳商報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幾個“深二代”劇團均有各自的市場生存之道,荔枝青年以賣演出內容為主,甸甸巴士則已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戲劇產業鏈條。
成立第二年開始盈利
許多深圳觀眾都是通過《四根火柴人兒》《同謀》《馬桶大爆炸》等作品開始了解“深二代戲劇”,這些作品有的提出“深漂”“深圳青年”這樣具有顯著地域特色的概念,有的通過國際化的戲劇結構打動觀眾,有的演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無不體現“深二代”戲劇人獨特的觀察與思考。
經過數年發展,“深二代”劇團不僅積累了更多的優質作品,更摸索出屬于自己的市場生存法則。甸甸巴士劇團由陳祈充創辦,他告訴記者,劇團2015年創辦之初就明確了要走商業化的道路,每一個項目都要考慮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在保證藝術性的同時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經過前3年做原創小劇場話劇,我們發現利潤很低,后來就慢慢轉型以適合中大型劇場的作品為主。”
如今,甸甸巴士已將戲劇產業化,除了戲劇演出,還涉及大型IP劇目開發、教育培訓,為客戶訂制劇目,以及大型藝術節的組織、策劃與執行,并擁有自己的舞美工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條。陳祈充說:“我們從成立的第二年就開始盈利了,現在有30多個全職工作人員。”
荔枝青年劇團則更側重于戲劇質量的打造。5月28日,由荔枝青年聯合深圳大學打造的現代舞劇《天使》入圍第12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終評,并獲得了全國第七名的好成績。荔枝青年劇團團長劉子源表示,成功的方式有很多,只要適合自己就可以了。“一臺作品出來后,荔枝青年的路子就是先通過參演大型藝術節或者比賽,形成一定影響力,然后再與演出商合作商業巡演。”
與甸甸巴士一樣,荔枝青年的劇目也基本都可以盈利。劉子源告訴記者:“現在做戲劇,生存不是問題,政府在這方面的扶持力度現在是很大的。”
各顯神通搶占市場
既然要讓戲劇商業化,幾個“深二代”劇團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荔枝青年將文藝進行到底,加入提線木偶這一古老的藝術門類;甸甸巴士發掘了為大集團訂制劇目的服務型業務;爪馬最近與深圳文和友合作成立深圳文和友劇團,推出沉浸式戲劇《綺夢》。
在做提線木偶戲之前,劉子源也沒想到一個傳統的藝術形式能在深圳這么火。2018年,因為一個機緣巧合,來自泉州提線木偶戲劇團的90后藝術家洪金雕加入荔枝青年,為荔枝青年注入一個傳統而又新鮮的元素。劉子源說:“前兩天,星河旗下的兒童樂園找到我們,讓我們每周六日各演一場木偶戲,跟小朋友們互動,每場20分鐘、5000元的演出費。這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少了,因為我們成本低,就只需要兩三個演員和兩個裝木偶的手提箱。”
劉子源認為,提線木偶戲在兒童劇市場有獨特的吸引力。“提線木偶是一個集唱腔、操作技巧、偶頭雕刻、刺繡4項國家級非遺于一體的藝術門類。我們每一個木偶都是名家的雕刻和刺繡,價值幾萬元,非常吸引觀眾。去年12月,深業上城還邀請我們去做了兩天的木偶展覽、戶外演出和手工坊,演出費8.9萬元,利潤很可觀。”而僅僅是2020下半年,荔枝青年的木偶戲就演了40場,其中有21場進校園活動。
甸甸巴士也憑借自身過硬的實力另辟蹊徑。陳祈充告訴記者:“去年在珠海做雙12直播晚會,找到我們的時候,離晚會開演只剩一周時間,要求我們出兩個原創音樂劇,每個30分鐘、20位演員。我們派了所有的演員、導演、編劇去到珠海,幾乎每天通宵,很好地完成了直播。”
陳祈充表示,現在很多大集團的產品概念輸出不止是硬廣投放,更傾向于像舞臺劇這樣的文化軟輸出,讓觀眾覺得這是一個有情懷的企業,娓娓道來講一個故事,最后點一下產品。“我們發現給大集團大企業做訂制,國內很少劇團做,大的國有院團放不下身段,小團隊又做不來,我們正好把握了這個空白地帶。目前除了格力,我們還跟騰訊、華為、平安、融創、時代地產等大集團大企業合作,這是我們很大一部分的營收來源。”
用創新科技順應時代
今年下半年,甸甸巴士和荔枝青年都將繼續推出原創戲劇。甸甸巴士有探討當下年輕人愛情觀和婚姻觀的《婚姻粉碎機》、“深圳青年系列”的第4部作品《深圳青年之時代漩渦》、街舞劇《燃!熱血青年》,以及獻禮劇《時代追尋者》;荔枝青年則將推出音樂劇《青春灣區四重奏》和實驗戲劇《酒行船》。藝術節方面,甸甸巴士將與福田區推出首屆全民戲劇節,與南山區繼續聯合打造南山戲劇節;為了推廣木偶藝術,荔枝青年將打造木偶藝術節。
近年來,密室逃脫類游戲市場火爆,甸甸巴士抓住機遇,去年在錦繡中華園區與頂級玩家聯合打造了大型沉浸式RPG體驗戲劇《錦繡江湖》,今年“五一”還推出了2.0版本,一年演出高達400多場。
此外,甸甸巴士還將推出華南地區首個大型裝置藝術密室體驗劇,在華僑城創意園駐場演出。陳祈充說:“這個劇有滿滿的科技元素,觀眾進來之后會看到很多未來感的裝置,我們會結合一些人工智能的科技元素,讓整個美術館成為一個充滿未來感和科技感的場所。”
甸甸巴士能夠做到順應市場潮流、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與其擁有完整的戲劇產業鏈條密切相關。“我們的優勢在于企業化管理。”陳祈充告訴記者,“我們把每一個環節都涉及到了,包括劇本研發、編創、舞美設計、制作。在惠州有自己的舞美工廠,2000平方米,廠長是一位曾在央視任職20年、負責大型晚會舞臺裝置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