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號外|劉遵義: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內實行零關稅政策)
網易財經5月20日訊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受到持續的關注和熱議,在昨天由深圳高等金融學院主辦的“大灣區經濟與發展論壇”上,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劉遵義認為,當前大灣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流通”,包括大灣區內人口、貨物、資本和信息的流通問題。
他建議將大灣區打造成為一個“大保稅區”,也就是說,除了香港和澳門這兩個原本就是自由貿易的城市之外,開放其它9個內陸城市成為保稅區,實行0關稅政策。但與此同時,要有監管機構確保商品的質量和安全,他認為在這方面,香港有很好的經驗可供借鑒。
除了通過“大保稅區”來消除貨物和貿易的壁壘之外,劉遵義還提出,應該讓人員、資金和信息在也能夠在大灣區內自由流通起來。
“舊金山、東京、紐約等大灣區,人員都可以自由流動,我建議如果居民有七年(及以上)的區域居住歷史就可以自由流通了”,他從國際經驗的借鑒中提出了這個建議,也提出,雖然大灣區內的城市的連接通過交通設施基礎的完善大大縮短了距離,但真正的連接是人員自由流動,“否則大橋等基礎設施就是資源浪費”。
另外他還認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有人民幣、港幣和澳幣三種主流貨幣,可以利用高科技讓大灣區內的貨幣支付更加便捷,“這11個城市的資金轉移問題應該有一個全國性的協定,我的觀點就是使用區塊鏈,從資金匯入點到最后都有記錄”。
最后他還提到信息的自由流通問題,“現在的信息對稱性還有待完善,比如在內地城市不能像在香港一樣訪問一些因特網”,他認為信息流通非常重要,能夠讓市場變得更加有效,在一個協同發展的大灣區內,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必須由有對稱的信息。
以下是演講速記:
今天我想要談一下大灣區的發展。大家知道這個地區是11個城市的結合,有香港、澳門和其它九個城市,他們都有不同的特點,我想給大家看一個地圖,它們其中有一個特點非常的顯著,如果仔細看,東邊的地區是更加繁榮的,從衛星圖上就可以看到它們有更多的發展。我認為這個是要改變的,因為隨著港珠澳大橋完工以及其它基礎設施完工,東西之間可以相互連接,就會十分的快就實現,現在對于這個地區來說是非常樂觀的事情。西邊可以給東邊提供需求,發展的更快,這是十分積極的。
我想談一下粵港澳大灣區倡議當中的愿景及機遇與挑戰。
首先愿景,這個地區的人口有1700萬,GDP是1.5萬億美金,這個地區可以和英國去對比,它的人口和我們差不多,但是GDP比我們高很多。但是粵港澳這個大灣區發展非常迅速,每年多有7%的增長率,如果保持這個速度,我們可能就超過英國的體量,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這非常重要,這應該是我們設定的目標。這個地區的人均GDP也會得到增高,這是對于未來的一個建議。
機遇和挑戰,我想說的是港澳加九個城市,11個,我在這里并不是教大家數學,這個地區可以顯示世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因為各地都在降低貿易壁壘,我們知道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所有11個城市都會變得更好。你會問我為什么你這么自信呢?其實非常簡單,所有城市都可以做出選擇,一個部分會受到整體的提高而提高,所以我們這里也適用于經濟一體化的規律。這里有一個問題,即便所有的經濟體都受益,還是會有贏家和輸家。我所能說的就是所有的城市都會提高,還是會有差別,這就取決于各自政府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了。你想一下,我們英國有脫歐、美國有了特朗普總統、西歐有一系列的困難,政府必須承擔起他所做的決定帶來的影響,這就是現在發生的事情,我們不應該犯同樣的錯誤。
現在的挑戰,在大灣區當中我們需要消除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這很容易去說,但是我們需要想,比方說香港到廣州,如果你想要從廣州到上海不需要走海關的,現在沒有海關。在中國內陸地區貨物可以自由運輸,所以從外部進來的貨物需要通過海關,一旦從香港的海關進入,如果我們沒有海關的話整個中國大陸都是向香港開放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能夠管理人口、貨物、資本、信息的流通,流通于中國和大灣區之間,這就是這里的最大的挑戰。我其實有幾個建議,這可能需要取決于一些高科技的應用,讓我逐一給大家講一下。
首先關于商品和勞務,我的建議是我們應該打造大灣區試點的自由貿易區,一旦貨物進來以后可以自由流動。我剛剛提到了我們面臨的危機,關于大灣區和中國大陸其它的部分,我的建議就是讓整個地區成為一個保稅區,整個大灣區所有的大陸九個城市都成為保稅區。這樣的話基本上商品就不需要征收關稅了,當進入其它大陸城市的時候會收的。回想一下深圳,有各種各樣的壁壘,有一線、二線、三線,整個大灣區如果成為關稅保稅區的話,這對于貨物的流通提供保障。
我們需要兩件事情:一個是零關稅,這在大灣區是有利的;第二個,要有監管確保商品的質量和安全,要么可能制造業的貨物流通循環就不是特別好了。所以我想說的是香港可以做出貢獻,可以做QA這一方面的工作,比方說食品和藥品,香港可以和其它的城市一起合作起來,監管,我們有公信力等等體系。我們可以使用高科技,而FID就是無線電頻率的監測來實現商品的自由流通,這是關于如何使用高科技保證商品自由流通了。就是這兩件事情,一個是零關稅、一個是監管,以及我提出的大保稅區。我認為這三點會讓大灣區發展的更好。
對于服務來說,自由流動也是重要的,我的建議是所有的大灣區城市服務供應商可以在另外一個城市當中注冊,就像順豐一樣,它應該可以在所有城市運營,可以在不同的地區都使用一樣的服務,如果沒有這些事情,如果沒有大灣區,這11個城市就不太好。
第三,關于人員的自由流通,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你想想一下舊金山、東京、紐約的大灣區,人們可以自由的流通,但是這里我們卻不是這樣子,所以我的建議是讓中國的居民在廣東可以申請到香港的通行證,你可以允許和限制人口的流通,但是我的建議是如果居民有七年的區域居住就可以自由流通了,這實際上對于香港、澳門來說要接受很多人,因為大家要來這里購物等等,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好的機會。大灣區所有的城市之間的路程將會隨著一些交通設施基礎設施的完成而大大縮減,為了真正的實現人員自由流通,不管怎么樣要理性化一些資格的標準,比方說人們工作的要求,可以在不同的大灣區城市當中工作,這就會保證人員的流通性。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在歐洲,比方說德國和法國的邊界,是有一個城市的,如果這個城市的一個人居住在德國區,工作在法國區,是要收不同的稅,法國區會付法國的稅,我們可以想像這些事情,人們在香港和澳門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稅,比如說人們在香港澳門工作,他們仍然可以在自己的家鄉享受退休金,如果這個能實現的話將是十分好的。如果去上海的話可能太遠了,如果就在大灣區這個區域內實現這一點的話是十分重要的,這對于人力資源的管理來說是十分便利的,我堅持認為人是必須要付稅的,不管在哪里算都是要付稅的,我是支持這一點。
異地連接,是我的一個核心要點,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大橋等等基礎設施就是浪費資源了,香港人其實他們可以隨便進出,去西安、北京、上海,對其它單向出入的人可能就不是這樣。談到資金自由流通,在這里有三種貨幣在大灣區實行,有港幣、澳門幣、人民幣。我有一個觀點,我認為這個大灣區應該更加的讓貨幣的支付變得更加便捷,這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比方說每個人在大陸都用微信,用微信支付的話就不用管它到底是用哪種幣種了,我認為使用高科技解決問題是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因為我到超市結帳的時候會直接掃碼支付。所以我們現在有的科技可以讓人們變得更加便捷,他們不需要管到底使用的是哪種幣種。
我認為對于這11個城市應該有一個全國性的協定,資金的轉移,如果海外的人匯款給大灣區的人,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大陸的人如果向大灣區的人匯款,和給美國匯款也是不一樣的,會給各種政策的不同,我的觀點就是使用區塊鏈,大家一定聽說過區塊鏈,我并不是比特幣的支持者,但是我是區塊鏈支持者。區塊鏈能夠讓資金流變得更加便捷,銀行會拍一個快照給所有的資金流動,從資金匯入點到最后都有記錄的,到這里來說是十分有用的。為了讓外幣涌入大灣區,要深入到大陸其它城市的話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大家可以談一下區塊鏈,讓大家都明白最新的科技。除了區塊鏈,還有一個措施可能是用一些代幣的稅收,有很多方法去做這樣的事情,但資金的自由流通十分重要。
最后我想說的是信息的自由流通,信息流通是十分重要的,能夠讓市場變得更加有效。習近平主席談論過市場經濟的角色,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必須要有對稱的信息。而現在信息的對稱性不是特別好的,在大陸不能像香港的人訪問一些特定的因特網。第一,要有實名的域名注冊,除此之外每次你上網的時候都需要認證,比方說臉部識別,你的指紋確保你并不是在用其它人的信息來上網。如果這個人想訪問任何的網頁,是有風險的,因為每個你訪問的網頁都存儲在服務器上。我認為我們可以實驗一下,讓人訪問所有的網絡,因為受到局限的話會永遠的讓你損失一些東西。我認為目前這樣的轉變是有利的,我認為這是一種妥協,但是它是有利的。
另外對于廣播電視和媒體來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當我去一個其它城市的時候,我希望獲取天氣的信息,所以對于廣播的從業者來說信息的流通也十分重要的,對于商品勞務、人口、資本,信息的自由流通都是十分重要的。我想要給大家幾個例子,大灣區如何共享繁榮?其中一個例子是可以把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和香港國際機場共同管理,如果能共同管理將十分有效??赡芤粋€到另外一個機場所花的時間也會大大縮減,珠港澳大橋建成以后,也會提高便利性。珠海國際機場十分的完美,就像田納西州的孟斐斯一樣,孟斐斯是一個交通樞紐,不管是哪里的航線都可能會集中在這里。就算你從舊金山到洛杉磯運送一個包裹,可能也會在孟斐斯這里做中轉,所以珠??梢宰鳛楸辈康闹匾修D樞紐。人們在這個大灣區可以共享大學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
我有三個提議,你所要想的是經濟合作產生價值,之前完不成的事情現在通過合作可以實現,增加GDP,提高收益,我們可以實驗大灣區的自由貿易區,如果成功的話可以涵蓋廣東其它的城市,我認為這就是我們需要努力做的事情。希望在這里會建立一個運轉非常良好的大灣區。
(網易財經 張艷gzzhangyan@corp.netea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