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格隆匯6月14日丨私募新規5月正式施行,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數量創近七年新低。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5月以來,僅有2家私募完成了備案登記,兩家機構分別是聚海(北京)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金投鼎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造了2014年私募登記備案以來的最低紀錄。
私募新規正式生效后,5月新增股權投資基金(包含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共計420支,數量環比下降57.4%;5月首次提交登記申請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包含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有17家,較上月下降83.7%,通過登記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僅有2家,數量環比下降97.7%,較單月歷史最高新增登記數量下降99.6%,創近七年新低。
新規旨在改善私募行業“多而不精、大而不強、魚龍混雜”的情況及“小、亂、散、差業態”,嚴格把控進入門檻,降低管理人的增量。
新備案的基金數量大幅下降,注銷的管理人數量也不斷上升。今年5月注銷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共計57家,數量環比上升96.6%。
自2022年5月以來,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注銷節奏加快,除了2023年2月和2023年4月,單月注銷數量均高于新增登記數量。
跟據中基協發布的統計數據,截止至今年5月中下旬,本年度已注銷私募人1779家,其中包含私募股權/創業投資相關管理人1230家。在半年不到的時間,累計注銷管理人數據已經接近去年的全年統計數據。
5月19日,北京證監局發布北京轄區私募基金監管情況通報表示,轄區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違反基金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運作的情形,且經托管機構多次督促仍不整改。經核查,已對相關私募基金管理人進行查處。
具體來看,主要包括三種違反基金合同約定的情形:一是觸及止損線后長時間未按照基金合同約定進行清算,占比約50%;二是總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超出合同約定的比例限制且長時間未按照合同予以調整,占比約45%;三是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進行投資,占比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