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泰君安(601211)發布研究報告稱,看好這一輪的鋼鐵股。今年以來,以普鋼為代表的龍頭公司,包括華菱(000932.SZ)、寶鋼(600019.SH)等,從底部出現了較大的漲幅,股價的緩慢上行也疊加著市場對于鋼鐵板塊的關注度逐步升溫。2023年,該機構認為鋼鐵行業的關注點和矛盾點依然在于需求。需求端持續復蘇,拐點正在臨近,業績確定,估值低的龍頭公司率先上漲,后續隨著需求確認,會擴散到其他標的。這一輪方向和拐點比幅度重要,股價的彈性大于商品的彈性。
國泰君安主要觀點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鋼鐵板塊,尤其是普鋼板塊屬于周期性行業,在過去幾年每年都存在著核心的大邏輯。2012-2015年,受需求沖擊、產能持續擴張影響,行業一度陷入了非常痛苦的境地。隨著需求下行,產能的大幅擴張,很多企業通過以量補價的方式,試圖通過產量的擴張來實現利潤的穩定或減虧,最終導致了行業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雙殺。2016-2018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的出臺和逐步落地,鋼鐵板塊供給端出現收縮,配合需求的反彈,板塊有一輪比較大的行情。2019-2020年的大邏輯,在環保對于行業供給的影響。2021年的核心邏輯在碳中和,該機構率先提出碳中和對鋼鐵行業的深遠影響。2022年的核心影響是需求端疫情與地產的沖擊。2023年,該機構認為鋼鐵行業的關注點和矛盾點依然在于需求。
2023年是鋼鐵行業困境反轉的一年。2022年是行業供給側改革后,需求下降幅度較大的一年。在疫情的干擾下,開工項目有所推遲,地產端也受到沖擊,需求側受到雙重沖擊。從成本端看,鐵礦石、焦煤等大宗原材料受俄烏沖突,地緣政治風險影響,成本端受到較高的一次性沖擊。鋼鐵行業屬于中游加工行業,利潤主要來源于價格和成本的剪刀差。2022年的需求側導致鋼鐵價格受到沖擊,成本端鐵礦和焦煤一次性上行,從需求、價格再到成本,形成了雙擠壓。整個行業在2022年三季度出現大面積虧損,只有小部分龍頭公司維持穩健經營利潤。很多鋼廠也在去年提到,行業將進入到類似2012-2015年的一個長期寒冬,很多貿易商都在主動去庫存,整體交易情緒偏空,這是2022年看到的行業變化。
隨著2022年基本面數據惡化、鋼廠貿易商情緒偏空以及二級市場的極度悲觀,三個因素加速了鋼鐵股價的見底,在2022年出現了非常強的下跌。很多投資者認為這一輪鋼鐵行業像2012-2015年,但該機構并不這么認為。2012-2015年,在需求出現回落后,很多鋼廠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減產,因為很多在建產能必須要投產。而這一輪鋼鐵行業沒有新增產能,在價格下跌的過程中,高成本的民營企業迅速減產,供給側的下行疊加貿易商主動去庫存帶來了供需的再度平衡,供需平衡后價格不再明顯下探,鋼價開始觸底。同時,成本端的一次性沖擊已基本結束,原料上行乏力下,行業利潤已經穩住。
周期股投資的超額收益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在極端悲觀的預期下,股價打到偏離或是超出基本面惡化的程度,而隨著基本面觸底不再惡化,極度悲觀的預期修正會出現第一波行情,表現為龍頭復蘇,小步慢跑。二是行業指標明顯好轉的情況下,早周期的復蘇確認會帶來股價的第二波彈性。比如當表觀消費量,庫存,疊加貿易商鋼廠情緒指標恢復,同時上游資源需求還沒有特別強的時候,需求復蘇,價格上行,投資機會將出現擴散,會出現較大的板塊彈性。這個是該機構認為兩個超額收益的來源。
當行業超額利潤為零的時候,低成本,產品結構優秀的公司其實在享受超額利潤。在行業利潤穩住的情況下,龍頭公司業績的確定性會具有吸引力。當他們的業績確定,用行業底部利潤測算估值非常便宜,只有4到5倍時,會出現第一次買入機會。龍頭公司股價表現為多空分歧大,緩慢上漲。這是第一個鋼鐵超額利潤的來源,也是為什么近期鋼鐵龍頭公司會出現小步慢漲的原因。整個行業還并沒有出現大面積的上漲。
關于后市鋼鐵板塊走勢,需求一旦得到確認,龍頭公司的上漲會擴散到整個板塊,整個行業還是偏樂觀的。該機構看到需求正在回歸,今年的宏觀經濟以及鋼鐵需求的復蘇是相對確定的。從彈性來看,這個位置雖然并不一定是強復蘇,但研究股價,主要看業績邊際的變化。比如從虧損轉向盈利,這個時點對于股價的影響幅度是非常大的。從商品需求來說,只是深度衰退轉向復蘇的初步階段,但只要復蘇方向確定,即使鋼鐵全行業仍然虧損,股價會出現彈性。該機構認為,今年的股票的彈性會強于商品的價格。
下游復蘇的三條線主要是地產、基建以及制造業。地產方面,去年地產用鋼量對鋼鐵板塊產生了較大拖累,即便今年銷售,開工等依然處于較低水平,但拖累將明顯小于2022年。該機構認為政策是地產最重要的指標,在地產供給側三支箭政策持續落地后,行業復蘇只是時間問題。即使今年仍然是負增長,但拖累程度會比2022小很多。基建方面,2022年雖然保持了高基數的投資額,但今年將更多轉向開工,產生更多實物工作量,因此2023年鋼鐵真實用鋼量不會差。制造業方面,去年制造業需求受疫情影響明顯,包括汽車零部件、中游制造加工用鋼等,因此制造業用鋼需求將面臨一個低基數。因此,在地產拖累不會比去年更嚴重、基建端開工向好、制造業低基數的基本判斷下,2023年需求恢復情況將是不錯的。
從調研情況來看,雖然地產端恢復偏慢一些,但基建端恢復速度比較良好,制造業包括造船、能源、工程機械、風電需求恢復都是不錯的。
從行業數據來看,無論是五大品種這幾周的表觀消費量上行的情況,還是社會庫存與鋼廠庫存持續的下降,包括建筑用鋼材的成交量數據,整體都表明需求在出現持續性的恢復。因此該機構認為,無論是自上而下的宏觀穩經濟政策,還是自下而上鋼廠的基建需求與特鋼反饋的制造業訂單,還是從全行業數據分析,都指向兩個字,復蘇。隨著金三銀四旺季,需求和板塊股價會形成共振,一旦后續需求得到進一步確認,板塊將進入第二波超額收益的階段,整個板塊的投資機會會出現擴散,出現板塊普漲,彈性兼具的格局。
同時,位置低提高了賠率,格局改善也增加了買入的勝率。經過行業持續下行與悲觀預期的充分釋放,鋼鐵股出現大幅下跌,當前鋼鐵股的位置是偏低的,龍頭公司小于1倍pb,處于歷史偏低分位。從中長期來看,鋼鐵行業的格局正在改善,行業集中度在加速提升,龍頭公司產品結構的調整以及細分領域定價權的上升,使得行業已經不像供給側改革前那樣無序競爭,以量換價。未來行業會出現大量的兼并重組,無論是自上而下國有企業整合,還是自下而上的民營企業兼并收購,行業進入門檻會大幅提高。包括這次調研中,很多龍頭公司都在著重提升經營能力,成本管控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包括在碳排放領域的布局,正在加速構建行業壁壘,這種緩慢的格局改善以及龍頭公司的蛻變會不斷的提高護城河,加大長期投資的價值。當前無論是產業資本收購價格,還是重建鋼廠成本已經遠高于二級市場交易價格,鋼鐵股從二級市場看具備投資價值。
最后是看好的一些標的。在經歷2022年行業掙扎后,2023年看好鋼鐵股困境反轉的投資機會。需求端持續復蘇,拐點正在臨近,業績確定,估值低的龍頭公司率先上漲,后續隨著需求確認,會擴散到其他標的。這一輪該機構認為,方向和拐點比幅度重要,股價的彈性大于商品的彈性。
從推薦的細分領域標的來看,普鋼首推產品結構持續升級,成本不斷優化,激勵機制改善的華菱鋼鐵(000932.SZ);技術與產品結構領先的龍頭寶鋼股份(600019.SH);受益水利投資預期加速的新興鑄管(000778.SZ);低成本高分紅的方大特鋼(600507.SH);其他推薦包括首鋼股份(000959.SZ)、太鋼不銹(000825)(000825.SZ)、新鋼股份(600782)(600782.SH)等普鋼標的。
同時,在需求回暖的背景下,上游資源品由于過去幾年高價格并沒有帶來高開支,未來幾年高價格預計仍會維持,首推兩個品種,釩礦與鈦礦,對應釩鈦股份(000629.SZ)、安寧股份(002978.SZ)。釩礦方面,隨著需求復蘇,鋼廠開工率上行,短期內釩價預期上漲;中期隨著釩電池產業化逐步推進,拉動需求逐步開始放量。鈦礦方面,前期出了鈦產業報告,梳理了從上游資源到中游加工,再到下游軍品的公司,核心的超額利潤主要在鈦礦和下游軍品公司,其中鈦礦盈利能力最強。從供需情況看,鈦礦在供給端沒有大的產能擴張,需求端這幾年是鈦白粉的投產大年,且偏軍品的海綿鈦,鈦合金未來幾年需求會出現爆發。同時,在鐵礦石戰略意義持續凸顯的背景之下,考慮國產鐵礦公司的低估值和整個資源的稀缺性,推薦河鋼資源(000923.SZ)和大中礦業(001203.SZ)。
最后,在需求復蘇的背景下,特鋼的需求也在恢復,表現在量價回暖,產能上升后成本攤薄,以及去年在估值下殺過程中,標的到了非常便宜的位置,首推中信特鋼(000708.SZ),其他包括甬金股份(603995.SH)、久立特材(002318)(002318.SZ)、天工國際(00826)、廣大特材(688186.SH)等。此外,隨著需求恢復,廢鋼回收供應鏈疫后改善,電爐鋼開工率上升回暖加速了石墨電極價格觸底,疊加特種石墨處于快速上行周期,推薦方大炭素(600516.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