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在路演上公開表達了對后市的研判,她分析稱,預計明年年初或明年年中可以看到美國的衰退,與此同時,中國股市的“盈利底”也將正式出現,“底部出現后,可以對后市偏樂觀,一輪長期牛市有望出現。后續應該是大宗商品和股市長期走牛,利率大周期上行”。
(資料圖)
盡管李蓓并不認為市場還會有很大的下跌幅度,畢竟估值水平還比較低,但是,在牛市起點出現之前,她還是建議投資者采用對沖套利這類策略,爭取在市場調整的過程中獲取一些收益,“或者說不要受什么傷”。
李蓓指出,中美市場沒有很強共振,它體現為中外的錯位,美國還會繼續加息,但中國利率很難大幅上升,無論在實體需求領域,還是流動性方面,市場都缺乏共振,可能會比較糾結。
短期來看,李蓓認為,美國的經濟具有一定韌性,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是美國企業正加大資本開支,產能利用率較高;二是低居民杠桿和企業高利潤是經濟韌性的基礎,目前美國居民開始加杠桿,住房貸款維持了10%增速。
不過,中期來看,市場將會面臨挑戰。李蓓坦言:“目前部分基建項目屬于應急性工程,后續可能面臨工程量退坡的情況。而且隨著美聯儲加息,美國一定會經歷衰退,這將帶動全球貿易額下行,進一步帶動企業盈利和商品價格的下滑”。
港股方面,她認為金融地產板塊會橫盤震蕩,轉勢的時間還沒有到;互聯網板塊后面更多會是分化;一些比較便宜的工業制造業、采礦業,要看各自基本面,局部可能會有機會。
具體到板塊,在李蓓看來,拉長時間看,新能源中的一些領域(如新能源車)還有上升空間,但她認為光伏板塊可能存在較大風險。
對此,她解釋道,光伏門檻正在降低,很多設備都開始國產化,先進入者并沒有太多優勢,反而是后進入者可以輕裝上陣,用低價的國產設備和最新技術路徑去進行市場競爭。同時現在市場又給了光伏特別高的估值,平均PB高于五倍。最后一定會導致產業格局的惡化。此外,光伏行業的滲透率已經不低了,風電加光伏如果從新增裝機的角度,滲透率應該已經在60%~70%左右。
而在大宗商品投資方面,由于中期可能出現的基建退坡及美國衰退導致的出口減少,相應機會可以適當留意。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6月,A股在經歷4月行情后,似有回溫跡象,在多數基金經理對后市持樂觀態度情況下,李蓓卻表示“時間未到”。當時她在社媒上表示:“‘龍戰于野’意味著熊市的結束,單并不意味著牛市立刻開始,牛市和熊之間,需要一段震蕩收斂分化的時間,”并指出:“這段時間,需要有‘潛龍勿用’的長期蟄伏蓄力,還需要經歷‘見龍在田’的萌芽階段,后面還有‘終日乾乾’的再度蟄伏。才能做到‘或躍在淵’,才有會‘飛龍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