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角獸”基金該不該買?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 部分基金銷售時并未向投資者警示風險)
買“獨角獸”基金會有哪些風險?
昨天是六只“獨角獸”基金開賣的第一天。多個銷售渠道反映,投資者對“獨角獸”基金較為關注。由于部分銷售渠道的違規宣傳等因素,“獨角獸”基金也迎來了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個關于獨角獸基金購買意愿的網絡調查問卷中,投票結果顯示投資者的購買意愿并不強烈。那么,“獨角獸”基金該不該買?
昨日是六只“獨角獸”基金開賣的第一天。許多投資者收到了來自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等發來的關于“獨角獸”基金的營銷短信。多數短信以“稀缺產品資源”“托管費低廉”“限量限額發行”等詞匯對獨角獸基金進行了大力推薦。
6月6日下午,華夏、招商、嘉實等6家基金公司拿到了證監會下發的準予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基金(LOF)注冊的批復。隨著戰略配售基金的獲批,未來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戰略配售基金成為知名科技企業的戰略投資者,享受和全國社保、養老金等機構同等的配售優先權。
最新:“獨角獸”基金銷售被窗口指導
多個渠道反映,投資者對六只“獨角獸”基金較為關注。據多位基金業人士介紹,一口氣花300萬同時頂額申購6只基金的投資者大有人在。另據媒體報道,單昨天上午,6只“獨角獸”基金中銷售最多的一只基金已經賣出了接近100億,部分基金公司高管甚至帶頭頂格申購。
昨日上午, 市場傳出6只“獨角獸”基金或將原計劃500億元的發行上限下調為200億元。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監管機構的確對CDR基金的銷售進行了窗口指導,但并未硬性將發行規模規定為200億元。各基金公司可根據自身管理風格,發行適度規模的基金產品,要穩健推進,不沖規模。此外,部分銷售渠道在推銷“獨角獸”基金時存在夸大、風險警示不足等誤導投資者的行為,已經要求按照窗口指導精神進行整改。
關注:部分基金銷售渠道未警示風險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當六家基金公司決定推出“獨角獸基金”時,市場對于該類基金推出的時機、三年鎖定期可能面臨的流動性風險、獨角獸標的物估值問題以及營銷模式就有過不少爭議。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基金宣傳推介材料應當含有明確、醒目的風險提示和警示性文字,以提醒投資人注意投資風險。也不能夸大或者片面宣傳基金,違規使用安全、保證、承諾、高收益、無風險等可能使投資人認為沒有風險的或者片面強調集中營銷時間限制的表述。在昨日北青報記者收到的多條關于“獨角獸”基金的營銷短信中,皆無相關風險的警示。
熱點:調查顯示投資者意愿并不強烈
與各個渠道銷售情況相比,在多個關于獨角獸基金購買意愿的網絡調查問卷中,投票結果顯示投資者的購買意愿并不強烈。在新浪財經發起的一個調查中,只有44%的投資者表示愿意購買。那么,“獨角獸”基金該不該買?買“獨角獸”基金會不會有風險?
一名基金投資者表示,盡管6只基金有戰略配售優先權、費率優惠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考慮到半年后才能上市交易、三年封閉期的規定導致的流動性問題,還是決定先不購買。
中信證券投顧認為,從A股歷史看,2005年以來安排IPO戰略配售的股票上市半年的平均漲幅為63%,上市1年的平均漲幅為83%。因此,享有戰略配售優先權、費率優惠等優勢,有利于6只戰略配售基金的凈值在短中期上行。而從長期看,預計優質新興科技龍頭企業仍有望保持高速發展。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網易等6家可能以CDR方式回歸A股的公司,未來三年市值的年均復合增速或將達9%,這都有利于戰略配售基金的收益表現。
警示:“獨角獸”基金更適合長線投資者
但中信證券投顧也對短中線交易型投資者發出了警示:由于CDR與獨角獸IPO發行數量、戰略配售基金獲配數量以及固收類資產配置比例均存在不確定性,這將使6只戰略配售基金的收益預期存在一定的折扣或波動風險。而且,對比歷史經驗,6只基金在半年后上市交易時可能會面臨場內交易較凈值折價約5%的風險,且場內交易換手一般并不活躍。
另外,中信證券投顧提到,投資者需注意“獨角獸”未來的經營成長情況,創新型企業的技術產品變革較快,面臨的挑戰更多,盈利能力的持續性需保持跟蹤。
回應:招商基金“接近尾聲”說法系謠言
6月11日,北青報記者發現市場有傳言稱“招商基金已經滿額接近尾聲,配售比例將會非常低”。招商基金回應,招商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簡稱招商戰略配售基金,代碼:161728)于11日正式啟動發行。投資者可正常認購招商戰略配售基金,“滿額”“接近尾聲”等說法純屬謠言。
招商基金表示,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需要大家共同塑造,感謝廣大投資者對招商基金投資能力及投資業績的認可,期待市場持續的支持與關注。
財經現場
獨角獸基金開賣首日
銀行網點銷售冷熱不均
備受關注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昨天正式開始募集,銀行為主代銷機構。北青報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各行重點推薦的基金不同,各網點銷售冷熱情況也有很大差異。雖然各家銀行并沒有主動披露首日銷售業績,但從業內口碑來看,大家公認招行賣得不錯。
昨天上午八點多,招行某支行員工小李就開始向自己的客戶們群發消息,提醒大家一定要記得認購獨角獸基金,并特意提供了其中的招商基金的代碼,這是六只基金中招行重點推薦的。上周小李已經連續三天在朋友圈里刷屏給大家普及獨角獸基金的有關知識,還對每一個潛在客戶進行一對一對推薦和解釋。
招行像小李這樣賣力干活的客戶經理還有很多。昨天中午,就有國有大行的內部人士帶著羨慕的語氣說招行賣得不錯。下午四點左右,北青報記者從內部人士處獲悉,招商基金昨天賣了90億元,其中60億元都是招行賣出的,有的支行一天就賣了1600多萬,有其他銀行的客戶經理昨天下午向自己的客戶推薦獨角獸基金時也會提示這個信息。這些業內交流時傳出的數據并沒有得到招行的官方證實,但是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從首日情況看,招行這次獨角獸基金的銷售業績應該領先同業。
其他各家銀行昨天也都沒有披露首日銷量。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由于各家銀行的托管和代銷情況并不完全一樣,銷售的力度和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所以銷售情況冷熱不均。比如某大行北京分行一上午賣了1個億,有的大行一個支行網點一天也賣了1000多萬元。也有銀行北京分行的內部人士就透露,因為事先沒有進行特別的營銷推廣,昨天的銷量跟其他同類銀行相比“不太好看”。
此外,北青報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昨天購買獨角獸基金的客戶主要是通過網銀、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購買,去柜臺辦理的較少。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主要是認可獨角獸基金的客戶是有過股票或股基投資經驗的人,他們對電子渠道更熟悉。經常上網點辦業務的主要是中老年客戶,他們可能害怕自己不懂基金的具體內涵而投資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