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8日,針對網友爆料江西九江某幼兒園將餐具直接放進便池中清洗一事,九江市聯合調查組查實,涉事幼兒園系柴桑區陽光幼兒園,視頻反映情況屬實。目前,聯合調查組已責令該園停業整頓,對其負責人及涉事人員進行調查。下一步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長長的小便池,一摞摞的餐盤,嘩啦啦的沖水聲,此事一出,再度刷新了人們對食品衛生的認知。只有更惡心,沒有最惡心。這些從“五谷輪回之所”洗過的餐盤,還要盛滿食物,擺放到一個個唱著“挖呀挖呀”的稚嫩幼兒跟前。
據之前媒體報道說,此事是“有家長在幼兒園內無意中發現”的。我當然知道,這應該是一次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只是,一次偶然就發現了天大的秘密,這是不是可以認為,類似做法并非偶或為之?
作為家長,我能想象幼兒園的后廚污水橫流、工作人員不戴口罩,甚至能想象變質食品出現在鍋里,但是,陽光幼兒園的工作人員是怎么能干出來,在小便池里刷孩子的餐盤的這種毫無底線的事呢?
惡心透頂!憤怒已極!然后,怎么辦?
要怎么處理這家幼兒園和這個工作人員,才能豎起高壓線?怎么的處罰才算讓他們付出負不起的代價?怎樣才能讓幼兒園的從業人員對這種惡心的操作想都不敢想?
如果家長沒能“無意”發現,九江這家幼兒園是不是還在向家長展示其整潔衛生的用餐服務呢?這不是沒有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戳破靚麗背后的肥皂泡。
如果家長沒能“無意”發現,很多家長是不是很難想到,自己的嬌嬌寶寶有可能身處意想不到的食品衛生環境中?既然餐盤直接用廁所里的水沖洗,那么其他入口食物的衛生狀況又怎么樣?
如果家長沒能“無意”發現,人們是不是沒意識到,在涉及幼兒餐飲問題上,我們已經有了很多約束性法律規定?比如,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應當洗凈,保持清潔。又如,清洗餐具、用具時,應做到專池專用;以及食物處理要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距離等等。
幼兒餐盤在便池清洗,這事惡心極了,突破了底線,那么我們的法律,特別是刑法能不能有效嚴厲制裁這種行為,比如追究有關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責任?這事絕對不能輕輕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