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的用法完全是延續了秦朝以前的稱謂習慣。
2、因為在沒有皇帝一人獨掌天下的諸侯紛亂時期,王與諸侯國王并存,因“孤”含有“獨自”和“孤獨”等意味,諸侯們通常用此字自嘲自己落魄。
【資料圖】
3、但是到了漢末,“孤”卻有了雄霸的意思。
4、群雄獨占一方,各自稱孤。
5、“孤”從此就演變成了王者的代名詞,其中也包含有高處不勝寒,傲然孤煢的意味。
6、寡人這個稱號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稱,春秋戰國時期常用。
7、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稱。
8、各代體制習慣雖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諸侯王者也可自稱“寡人”。
9、如《左傳》所記載:“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
10、”《詩經》中曾經記載,衛莊公夫人莊姜就曾自稱過寡人,由此可見,古人常用的“寡人”來謙虛地說自己無德無能。
11、但是到了唐朝,這種現象明顯減少了,逐漸變成只有皇帝可以自稱寡人。
12、拼音:gū guǎ rén造句:1, 要廣泛聯系群眾,不要弄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13、2, 別人都離他遠遠的,他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14、3, 他對朋友背信棄義,最后成了孤家寡人。
15、4, 誰脫離了群眾,誰就將成為向隅而泣的孤家寡人。
16、5, 做官不能脫離群眾,成為孤家寡人。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