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基礎技術建設、產業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數字化新模式及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政策利好,直接帶動了數字經濟板塊走強。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下文簡稱《規劃》),是黨的二十大后中央在數字化發展領域作出的最新擘畫,明確了一系列新的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為加快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規劃了戰略路徑,必將推動數字化發展邁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
釋放數字經濟新潛力,前景廣闊。在技術層面上,數字經濟囊括了眾多新興技術,其中就有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在應用層面上,“新零售”和“新制造”是其代表,而數字經濟概念股顧名思義指與其概念相關的各類股票。
(資料圖片)
數字經濟將是未來長期發展的主旋律,同時也將擁有較快發展的機會。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的近期表現也顯示,當前核心基礎技術建設、產業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數字化新模式及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政策利好,促使數字經濟板塊持續向好。
數字經濟的增長態勢在數字化轉型浪潮的強力推動下已經是大勢所趨。疊加技術和政策的拉動,更是有效帶動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本市場的目光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有望重點聚焦在數字經濟板塊上。
圖源:卡樂圖片 寧穎/攝
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數據要素是整個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數據交易所是數據要素的主要流通場所。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數據交易平臺發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8月,全國已成立44家數據交易機構,平臺的注冊資本多數介于5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
東北證券指出,在政策的大力推動和各方面參與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據其推演,未來數據流通速度加快,受益最大的是數據供需方,空間最大的是提供各類服務的數據服務,而目前最火熱的仍舊是數據交易所行業。
華西證券認為,我國的數據要素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過程中,同時也面臨數據確權、數據分類分級、數據流通交易過程的安全保障、數據流通交易機制等挑戰。數據源、數據運營、數據流通核心技術廠商、系統建設等環節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中布局數據要素的概念股共30只。3月以來,這些概念股平均漲幅為27.39%,大幅跑贏大盤;其中易華錄、中文在線、美亞柏科漲幅居前,分別為88.56%、88.51%、71.09%。
易華錄是央企華錄集團旗下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基于數據湖提供數據要素資源化及資本化服務,當前主要業務包括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政企數字化和數據運營服務。
部分數據要素概念股獲得機構密切關注。數據寶統計,8股獲得5家以上機構評級,安恒信息、太極股份、美亞柏科評級家數居前,分別為19家、16家、12家。
安恒信息積極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戰略入股浙江省大數據交易中心、杭州國際數字交易中心,利用數據安全島等產品協助交易中心打造安全可信的交易平臺,實現價值數據的交易變現。公司平臺目前服務于大數據交易中心、政務數據授權運營、公安大數據開放共享、“東數西算”工程等項目。
業績方面,目前中科曙光、中興通訊、宣亞國際、光環新網公布了2022年的業績快報/預報。宣亞國際年報預增幅度最高,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凈利潤5300萬元,同比增長441.63%,中科曙光、中興通訊年報預增幅度分別為30.84%、18.60%。
而截至發稿前,大華股份與浪潮信息僅披露了3季報業績,分別實現凈利潤16.93億元與15.46億元,業績變動幅度分別為增長14.47%、下滑29.43%。
從市場表現來看,“數據中心”概念股年內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大華股份、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年內漲幅均超60%。
年內漲幅最大的是大華股份,進入2023年,公司股價走出強勢上漲行情,1月份至3月底股價累計上漲81.26%。
中科曙光1月份至3月底股價累計漲幅為68.65%;浪潮信息、光環新網、宣亞國際、中興通訊年內分別上漲60.73%、50.86%、49%、38.13%。
基礎設施升級優化擴大發展
受《規劃》發布、ChatGPT爆火等因素影響,在A股市場,數字經濟概念股持續高漲,多個細分賽道輪番爆發,多家證券公司研報也預判其將是今年的一大主線。
對此,長期致力于數字經濟技術評估預測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實踐與理論研究、《數字經濟大變局》一書的作者之一,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研究員李志男接受《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采訪時表示:“數字技術、數據和數據基礎設施,嵌入到各個行業和領域當中,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和生產方式,改變著資源整合的方式。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社會、數字中國建設,會對很多行業的發展有巨大的拉動作用。數字產業化的細分賽道受到的鼓舞可能更直接一些,特別是和基礎設施建設有直接鏈接的行業和企業。”
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首先在于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大力推進北斗規模應用。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引導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體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其次是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推動公共數據匯聚利用,建設公共衛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領域國家數據資源庫。開展數據資產計價研究,建立數據要素按價值貢獻參與分配機制。
圖源:卡樂圖片 寧穎/攝
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是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二是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三是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四是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五是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推動生態環境智慧治理,加快構建智慧高效的生態環境信息化體系,運用數字技術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完善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構建以數字孿生流域為核心的智慧水利體系。
李志男進一步闡明:“從這里面我們可以判斷出蘊含的商機,基礎設施建設和系統升級優化,圍繞這個部署,相關的產業和產品生產企業都能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個在短期內就會顯現出來。國家級的大工程,規模巨大、影響深遠、建設周期長,需要協調的產業和企業眾多。”
以近三年凈資產收益、毛利率、凈利率均值為篩選指標,梳理A股市場盈利能力排名靠前的“數字經濟股”分別為國聯股份、普聯軟件、平治信息、博思軟件、久遠銀海、銳捷網絡、創維數字、佳緣科技、中遠海科、德生科技等。對此,李志男認為:“所謂的數字經濟股,是個非常大而且沒有統一范圍界定的概念,在行業內也沒有普遍的共識。以上數字經濟股在基礎層、應用層都有分布,可以說涵蓋了數據生產、存儲、交換和挖掘應用的諸多環節。它們都是絕大多數股民,甚至民眾所熟知的企業,比較集中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中國的技術建設層面。我個人理解的數字經濟股的范圍更大,比如數據匯集、數據安全、數據挖掘、數據確權,所以考慮應該加進中國軟件、金山辦公和奇安信等企業。數字經濟的新生力量是一個相對概念,之前更多集中在新基建,現在擴展大數據要素,會催生出新的產業和企業,不排除會有獨角獸企業出現?!?/p>
圖源:卡樂圖片 寧穎/攝
技術和政策的雙輪驅動之下,數字經濟產業趨勢愈發明晰,《規劃》政策力度超預期,數字經濟“中央頂層設計指引+地方政策貫徹+產業規劃落地”的立體化政策架構形成之下,自上而下的推動明確,主要是三點:一是明確提出將數字中國建設工作情況作為對有關黨政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參考;二是在頂層設計上明確2025、2035年的戰略目標;三是明確了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
數字產業化發展空間巨大
“我國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產業創新(新產業)變現的沖動更加強烈,這也是大家都能夠感受到的。這些切切實實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也給很多人帶來了賺錢的機會和途徑。國內數字經濟的發展,主要是依賴于無與倫比的市場,包括消費市場和基礎建設市場?!崩钪灸刑寡?,“技術創新方面歐美國家比我們做得更好一些,他們更關注技術層面的創新,即數字技術的創新與發展,ChatGPT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這既是好消息,也是我們產業發展的壓力所在。從當前中央的部署來看,數字經濟的發展要超乎我們很多人想象,比如數據要素化,數據將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數據的地位。從這個角度和層面看,或將催生領先的技術,讓我們有機會保持優勢,在這個領域也能產生一批新貴?!?/p>
未來數字經濟的下一發展階段是產業數字化和數字政府、數字化治理大發展的階段。重點是數字中國建設下的制度和機構建設、數據收集、數據安全、數據確權、數據交易等,核心還是圍繞數據要素化和數據權益分配建設以及產業數字化推進。
李志男認為,產業數字化和數字中國是需求,拉動數字產業化發展,需要技術和創新支撐;數字基建,包含數字產業化的多個細分賽道依然是重點,有較快的發展,利潤和成長性比較好。我國數字技術的產業滲透率,與歐洲先進國家差距很大,現在農業9% VS 25%,工業約20% VS 40%,服務業38% VS 60%,數字產業化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他強調,首先是生產和研發的智能化、網絡化和柔性化,越來越多的無人工廠和無人機器將會出現;然后,基礎將極大地增厚,更多的巨人可以讓我們站在肩膀上;同時增加了新的獲利方式——數據獲利?!懊總€人都有了賺錢的機會,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參與經濟盈利分配,關鍵是怎樣認識這些數據、有沒有能力去運營它們?!?/p>
數字技術和數字產品的推廣,就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與社會治理數字化同時推進,交替領先。產業數字化和社會治理的數字化需要數字產業化的技術、設備和基礎工程的支撐。各種應用軟件會不斷地出現并更新迭代,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業態會不斷出現。
另外,李志男強調,數字化將是產業和企業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常態化環境。產業和企業的生態環境將逐漸發生全新的變化,孵化或者運營一家企業,非常有必要考慮數字技術帶來的革新。會有全新的資源整合方式出現(快速、精準、便捷),工作效率會極大地提升,用工模式以及生產組織模式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會有越來越多從事數據收集、加工和運營的產業出現,依靠數據獲利或者幫助數據所有者獲取收益。
END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
作者:孫媛媛
編輯:劉彥華
審核:龔紫陌
關注“科學強國”是你今天做出的最棒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