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最早的火車總站——馬家堡火車站 環球熱議

2023-05-25 09:13:05 來源:北京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歷史上,馬家堡曾是京南著名村莊。馬家堡火車站舊址(現今在北京南站貨場南側)位于馬家堡村北,馬草河北側,鐵路是東西方向。這里曾是北京城最早的火車總站,也是最早開通有軌電車的地方。

馬家堡車站,收錄于大成老照片。

李鴻章1885年奏請修建津通鐵路,計劃從天津修到通州,建議被擱置。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朝朝廷議定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鐵路,只是路線改為從天津到盧漢鐵路(盧溝橋到漢口)的起點盧溝橋,名為津盧鐵路。1897年,津盧鐵路由豐臺向北京城延伸至馬家堡,在距離永定門3公里的馬家堡建造客貨混運車站。后來津盧鐵路稱為津京鐵路,成為京奉鐵路的一段。京奉鐵路上最早建成的路段是1881年建成通車的唐胥鐵路(唐山至胥各莊),這一段鐵路最早于1877年開始修建,最初以騾馬作為牽引動力。1888年8月底延長至天津東站,本有延長至通州的計劃,因清政府頑固勢力的阻撓最終擱置,后來經過廊坊、豐臺延長至北京。

這里有幾點要注意,一是北京建設最早的是豐臺火車站(1895年),但豐臺站是途經站,不是始發和終點站,所以最早的火車總站應該是馬家堡。二是1865年英國人在宣武門外及后來在北海、南海建過火車站,但這些只是供小部分人娛樂,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火車站。三是馬家堡火車站是按照客貨兩用而建,它作為津盧鐵路的一站,與盧漢(后稱平漢、京漢)鐵路連軌。四是馬家堡雖然不是京張鐵路的站點,但它作為京奉鐵路的站點,也等于和京張鐵路相連通。京張鐵路打開了天津與華北、西北的通道,進一步完善了以天津為中心的北方物流體系。

選定馬家堡作為車站出于多重考慮,既不能震動大清國都的龍脈,讓頑固派挑理,又要達到便利交通的目的,滿足各方面的需要。首先,它距離城墻的直線距離只有2公里,而且距離南城兩個重要的城門右安門和永定門很近,旅客在這里下車很方便就可以進城。其次,馬家堡古時就是進京的交通要道,地勢平坦,人口眾多,是南城居民集中的地區,商業、會館發達,客流物流多。最后,經商的貨物進京需要納稅,“稅務部門”就在崇文門,也是南部,所以選擇在城南建站是為了方便人員流動和貨物流通。

馬家堡不只是北京最古老的火車總站,它還是北京最早的有軌電車站?;疖囌窘ǔ珊?,帶動了周邊地區商業和交通的不斷發展。為了方便京城人員上下火車,英國人推出了“最后一公里”方案:他們從德國西門子公司直接進口了若干輛當時最先進的有軌電車,興建了“馬永線(馬家堡至永定門)”電車線路,更加促進了南苑地區的繁榮。這樣一來,下了火車的旅客就直接換乘有軌電車,可以方便地進城了,因此這條線路一建成就受到了旅客們的歡迎。它比北京城內的有軌電車要早20多年,是中國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老百姓當時稱為“鐺鐺車”。后來北京城內要修有軌電車時,1918年9月1日《群強報》向市民介紹說:“(電車)是庚子(1900年)以前永定門到馬家堡安過的電車。這種電車,是在當街馬路上鋪上鐵軌,旁邊豎上鐵柱,柱上安橫梁,梁上懸電線,電車在鐵軌上行走,借上邊電線的電力,要開就開,要住就住,要快就快,要慢就慢。”看來大家對于這條有軌電車都十分熟悉。因此,由于諸多原因,使得馬家堡幸運地很早就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兩種軌道交通方式——有軌電車和火車。

馬家堡火車站在歷史上只存在了不到十年時間,雖然存續時間不長,但是它對帶動周圍地區的商業、市政、交通以及促進中國鐵路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車站的帶動,周圍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店鋪,例如茶棚、旅店、澡堂子、落子館等,其中比較有名的王記茶棚和福是樓(音)在整個城南近郊都小有名氣,車站周圍還蓋有一些大棧房,用于商人存貨,同時也有搬運工人聚集于此成立“腳行”,收入頗豐。馬家堡儼然成為當年永定門外最繁華地段矣。

(原標題:北京城最早的火車總站)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任超

流程編輯:u028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