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了充電樁行業,從傳統汽車企業到互聯網巨頭,從專業運營商到綜合服務商,各方都在加快推進自己在充電領域的發展。
(資料圖片)
群雄爭霸的格局下,也給第三方平臺——能鏈智電的崛起提供了發展空間,它憑借其創新的業務模式和強大的技術實力,成為了新能源服務市場的“連接器”和“賦能者”。
那么,能鏈智電為什么能夠成為新能源服務市場的“連接器”和“賦能者”?除此之外,它又進行了哪些商業布局呢?
破解行業難題,打造行業“連接器”
根據2022年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運行情況,截至2022年12月底,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259.3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同比上漲91.6%。
然而,受到場地、電力、服務、充電樁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充電市場天然的呈現出分散化的趨勢。不同品牌、標準、接口以及不同價格、不同質量的充電樁分布在各個場景中,給用戶帶來了選擇困難和使用不便。同時,對于B端運營商而言,如何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降低運維成本、優化運營效率、增加收入來源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能鏈智電作為第三方充電服務商,其通過自身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數字化能力,將不同品牌充電運營商的充電樁聚合到自家平臺,實現了充電樁資源的共享和優化。
對于B端運營商,能鏈智電通過提供線上精細化運營服務和線下運維服務,提升B端運營商的運營能力及服務能力;在C端,則通過平臺,實現用戶充換電、車后、生活等一站式充電服務,減少充電前置環節,為C端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充電體驗。
除此之外,能鏈智電的業務涵蓋了公共場景、住宅場景、目的地場景等多個領域,覆蓋了用戶從出發到到達的全程補能需求。并且,能鏈智電還通過與汽車廠商、物業、酒店、景區等多方合作,打造了新能源汽車生態圈,為用戶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多元的服務。
創新業務升級,拓展補能場景
除了其強大的數字化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外,還在于其不斷創新突破的精神和實力。能鏈智電不滿足于現有的業務范圍和市場規模,而是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方向和市場機會,以期引領新能源行業的變革和發展。
一方面,能鏈智電進一步升級業務,在虛擬電廠、光儲充一體化等新興業務方面全面落地。能鏈智電希望用自身的電力調配能力幫助充電市場更加智能化、電網更加智能化。目前,能鏈智電的一些業務已構成了虛擬電廠的一部分,能鏈智電也在為未來能圍繞虛擬電廠開展更多業務,在做生態儲備。
另一方面,能鏈智電也在積極拓展目的地場景的補能業務。據悉,能鏈智電與訂單來了成立合資公司——智電來了。雙方以民宿為核心場景,開展目的地充電場站建設和充電服務業務,推動新能源電動汽車長途旅行。另外,能鏈智電還與多家景區合作,為游客提供目的地充電服務,讓新能源汽車用戶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享受便捷的充電服務。
而能鏈智電的創新突破和業務拓展,也為其帶來了可觀的業績增長。根據其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能鏈智電2022年全年總交易額超過27億元人民幣(3.916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全年凈收入達到9280萬元人民幣(1350 萬美元),同比增長177%;第四季度總交易額超過8.4億元人民幣(1.218億美元),同比增長94%,凈收入為2950萬元人民幣(430萬美元),同比增長95%;全年訂單量達到1.22億單,其中第四季度為3810萬單,分別同比增長114%和89%.。
對于2022年的總結,能鏈智電創始人、CEO王陽表示,“2022年,我們的充電服務網絡快速擴張,利用這一龐大的充電網絡,將一站式服務拓展至能源資產運營,提供涵蓋充電場站建設,運營和升級全周期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于整個新能源價值鏈上的企業,客戶對我們充電和非電服務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推動新能源行業的變革?!?/p>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充電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和變化。一方面,充電設施的數量、分布、標準、智能化等方面都需要不斷提升和優化,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充電設施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也需要不斷探索和突破,以適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革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能鏈智電通過對充電服務行業進行整合、拓展新應用場景以及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補能場景中的充電問題以及技術革新問題亦將逐步解決。
面對未來,身處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能鏈智電作為第三方充電服務商能否按下做大做強的“快進鍵”,并且繼續推動新能源行業變革,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