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泰州姜堰:打造“六尺小巷”幸福鄰里品牌,激活老舊小區新生機

2023-01-21 15:50:45 來源:泰州新聞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相關資料圖)

“六尺小巷講禮讓,互幫互助齊守望;人心相隔一堵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生活環境要敞亮,居民自治該提倡……”農歷臘月二十九,春節臨近又是大寒節氣,泰州市姜堰區天目山街道振興社區六尺小巷內,居民陳文伯借用民歌曲調,帶著幾位大媽唱響“自治公約”。

“六尺小巷”位于振興社區陵園西村,多數是老舊平房,巷陌縱橫,因毗鄰學校,居民多而雜。過去,小巷內亂堆亂停、亂拋亂放現象普遍,鄰里矛盾時常發生,社區出面調解經常會出現“難斷家務事”的尷尬局面。為根本解決小巷治理難題,社區“兩委”借鑒“六尺巷”的歷史典故,入戶宣傳,傾聽民意、廣匯民智,將這里取名為“六尺小巷”。

“如何為小巷營造新年氛圍?我們該做點兒什么?”臨近春節,在社區“議事小院”,記者看到,居民代表們正圍坐一起獻計獻策。老黨員李正紅首先發言:“家家戶戶門前掛點兒喜慶的燈籠,春節氛圍就有了,我來幫忙?!薄拔視?,我來寫春聯。”“我來編排文藝節?!薄蠹夷阋谎晕乙徽Z,一個“小巷迎新春”方案這樣商定了。居民耿裕麟夸贊道:“有了議事院,大伙兒就有了商量事的地方,大事小事一協商,然后分頭去落實,社區也會根據要求一一幫助解決,小巷就像一個大家庭,過去因為環境差,我們天天盼拆遷,現在環境好了,我們生活很開心!”

“六尺小巷·議事小院”為居民提供了一個發現問題、協商解決的平臺。振興社區通過走訪登記、張貼公告及居民微信群交流等方式,重點收集居民最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提交小院議事會討論,共同協商解決。

“社區里這些看似針頭線腦的小事,在居民心里可能就是大事?!痹撋鐓^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錢后勤介紹說。為根本解決小巷治理難題,打造小巷睦鄰文化,振興社區以打造“六尺小巷”為依托,成立鹿鳴黨支部黨群驛站,設立李姥姥議事院,織密小區治理網格,強化黨建引領作用,讓文明新風在社區每個小巷流淌。

振興社區所在的天目山街道也依托“六尺小巷”實踐陣地,探索“黨建+基層治理”模式,形成“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的黨建格局,創新“1+N”小區管理機制,建立健全“黨建+”矛盾糾紛處理機制,讓居民有笑臉、小區有溫度、治理有成效。

走進天目社區歐景支部黨群驛站,一股暖意頓時涌上心頭。黨支部書記駱宏才為辛苦工作一天的保潔阿姨端來一杯熱水,和她嘮起了小區里的“家長里短”?!拔覀冊O立暖‘新’驛站,不僅為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業態群體提供臨時休息、飲水就餐、手機充電等暖心服務,也引導他們參與小區治理,為小區管理提意見建議?!瘪樅瓴诺莱鲈O立暖“新”驛站的初衷。像這樣的暖“新”驛站,在天目山街道有12家,充分發揮新業態群體“走街串巷”“移動探頭”的優勢,激發他們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彰顯了社區“六尺小巷 幸福鄰里”服務品牌的效應。

康華社區打造“黨支部+物業”黨群驛站,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的統攬和引領作用;光明社區打造“時光小巷”惠民項目,為鄰里和睦創造條件……為提高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天目山街道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圍繞居民需求,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其他社會力量配合、居民積極參與打造“添睦”志愿服務隊、“鹿鳴鄰里節”等10多個志愿服務品牌;鏈接社會資源,推出多樣化惠民措施,持續豐富黨群驛站協商議事、受理代辦、精神娛樂、便民服務、小區精神形象展示等功能,將黨群驛站打造成了百姓家門口的“服務站”。天目山街道宣傳、統戰委員葛曉聰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放大“六尺小巷”品牌效應,拓展協商自治平臺,定期收集居民訴求,形成“街道統籌協調、社區積極引導、居民參與自治”的治理模式,真正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感情融洽在基層。

一條小巷帶動了一個社區的變化,也推動了一個街道的文明。采訪過程中,老百姓說得最多的是身邊的環境變美了,斑駁的墻面變靚了,坑洼的路道變平了,雜亂的纜線不見了,鄰里之間也更親近了。記者不僅感嘆,在這里,“六尺小巷”儼然已不是一條小巷,而是文明新風的一個示范,基層自治的一個標桿,更是社區和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