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資料圖片)
數字引擎釋放“乘數效應”
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不僅是當前發展使然,更是主動把握未來、贏得長遠的“先手棋”。近年來,鹽城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綠色轉型,打造“雙化協同”產業生態。潤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該公司自建潤陽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MES、SRM等系統,實現企業生產現場和管理的優化。運用綜合設計仿真軟件,實現產品全流程優化;再通過前期的三維建模、購置全自動AGV機器人及配套全自動化智能生產設備,實現工廠資產全流程優化。運用OA、ERP、HRM等系統,實現公司業務全流程化管理,促進數據資產價值效益最大化。
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是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今年以來,我市積極組織規上工業企業開展轉型行動計劃,2400家企業智能制造診斷全面展開,實施1700多項數智化改造項目。新創成7家省示范智能工廠、4家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11家省五星級上云企業、3家省智能制造領軍服務商,新增218家星級上云企業。
鹽城有3.67萬家工業企業,推進產業數字化,需求巨大、空間巨大、潛力巨大。上電智聯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是鹽城智能制造聯合創新中心的運營主體,在該公司打造的全省唯一一家區域產能共享工業互聯網平臺上,3684家企業在這里交換供需信息,138家省星級上云企業接受數字化服務,線上數字化診斷達3609次。
作為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專業服務機構,上電智聯為企業提供診斷服務,針對發展中的堵點、難點,一企一策提供解決方案,很多企業已享受到效率提升的“乘數效應”。該公司還新入選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融合技術和應用標準工作組,將為國內制造業融合技術標準制定貢獻鹽城力量。
今年1至9月份,全市23條重點產業鏈實現規上開票銷售3775.2億元,占全市規上開票總量的65.2%,增長32.3%。產業鏈秀出“亮眼”成績單,得益于鏈上眾多頭部企業紛紛“加倉”鹽城,以及“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發揮技術創新優勢,助推產業經濟提檔升級。目前,全市已累計創成109個省級以上示范試點,實現縣(市、區)、重點行業全覆蓋,累計上云企業超千家。
激活數字化浪潮新“智”點
近日,位于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的光伏企業——鹽城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面面藍色的光伏面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該公司生產車間內,多條現代化生產線依次排列,機械手臂輾轉揮舞,將一件件產品擺放在既定位置,整個生產過程有條不紊。
“一期項目已全面投產,3GW規模高效晶硅電池和3GW規模高效晶硅組件的生產技藝、裝備水平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痹摴拘姓饴摻浝斫鹪榻B,8月下旬二期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明年二季度建成投產后,產能實現翻倍,產值達70億元。
電池組件車間內,跟隨著AGV智能搬運機器人的行進路線,質量上乘的成品即將完成最后檢驗,隨后被搬運至指定位置?!罢麄€車間擁有188套智能設備,是目前正泰新能源體系內最先進的太陽能制造工廠?!苯鹪榻B,該公司自主研發的BIPV產品應用于廠房屋頂的分布式項目。組件車間采用的高速串焊機的微間距產品搭配無損切割技術,實現行業突破,且該高速串焊機單機產能全球領先。電池車間的ALD設備采用獨特工藝,助推單晶PERC雙面電池效率達行業新高。
擁抱數字化新浪潮,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促進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關鍵舉措。
工序銜接不到位,成本核算不精準,訂單排產不清晰……傳統制造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也是江蘇高精機電裝備有限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難點?!斑^去生產經營靠經驗,不夠精準?!痹摴究偨浝砩虼鬄樘寡?,啟動數字化平臺建設后,所有設備實現聯網改造,設計、排產、采購、數控加工等全流程數據“上云”。現在工人開工前掃碼,錄入加工信息,生產、訂單等信息在公司工業互聯網平臺上一目了然。
“數據的價值被充分釋放,設備利用率提高30%,運營成本下降40%,訂單增長近一倍。”沈大為說,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讓生產經營變得可視化,發展也駛入一條快車道。2020年該企業獲評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今年成功入選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鹽城優勢”驅動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產業研究室主任,高級工程師郭永海: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在于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利用智能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以來,在鹽城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鹽城市工信局會同各地各部門聚焦企業“不愿改”“不會轉”“不敢轉”“不能轉”等核心問題,堅持高位統籌、分類施策、多方聯動,扎實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工業強市”注入強勁動能,形成全省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鹽城優勢”。鹽城建立起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一線抓的專班工作機制,編發全年“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工作任務清單,形成部門推進合力。免費為2400家規上企業“數字畫像”,查清問題短板,找準轉型路徑方向,幫助企業邁出轉型第一步。市縣兩級兌現專項扶持資金4.53億元,進一步放大企業有效投資。通過建立標桿培育庫,鹽城已累計創成109個省級以上示范試點,實現縣(市、區)、重點行業全覆蓋,鼓勵中小企業接入區域性產業鏈協作平臺和“鏈主”供應鏈管理平臺,帶動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建立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資源池,已征集遴選2批89家服務商入池,在全省率先建設上線綜合服務平臺,提供評測咨詢、供需對接等“一站式”服務。鹽城市智能制造聯合創新中心成為工信部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平臺,建設的CNC產能協同共享平臺、濱?!熬G島”智造服務平臺、建湖電鍍工藝共享平臺、昆岳環?;ヂ摼W平臺有效服務全市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會、高端裝備產業主題論壇等重大活動的舉辦,進一步凝聚轉型共識、激發轉型內生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