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物暢其流 貨通天下 “大物流”演繹發展的“速度與激情”

2022-11-25 19:48:43 來源:常州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這是一個大物流的時代。

今天的常州,正演繹著一場新的發展速度與激情:


(相關資料圖)

對接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打造雙循環發展格局中極具活力的重要支點,讓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以最便捷的方式滿足所求所需,互聯互通。

今天的常州,正以前瞻的視野,站位“長三角現代物流中心”城市,向世界展示著長三角現代物流中心的全新擔當和戰略使命:

常州市委提出,高標準建設長三角現代物流中心,建立與制造業發展相匹配的綜合物流體系,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正是看準了自身的優勢和發展潛力,常州,全面擘畫得以“1核心3樞紐8中心”為目標、以“六大工程”為實施路徑的長三角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宏圖,要把區位化成作為,把優勢變成勝勢。

“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的城市定位,切換出常州在跨時空轉換中所帶來的“驚奇”——

跨江連海的快速通道,縱橫交錯的航道樞紐,穿城聯區的滾滾車流,還有通向全球的全貨機航線……

站位時代潮流,眺望遠方,建設長三角現代物流中心這一戰略性決策已深度融入并改變著常州這片區域對全球物流和產業鏈版圖的變革。

到2025年,常州物流業增加值預計超過55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降至11.6%。

聲聲都在催人奮進。常州,勇毅前行。

重點項目 快速落地

重大項目是“穩定器”,更是“推進器”。

11月的常州,暖陽四溢,志氣昂揚。在各物流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只見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工人忙碌……一個個重點項目、好項目的落地落實與快速推進,正成為助推常州建設長三角現代物流中心的強力引擎。

從項目的開工,到落地、達產,這期間,無不凝聚著政府部門招商引資、組織服務的無限智慧。市發改部門積極向上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補助資金以及各路政策資源,出臺政策對物流建設項目給予“真金白銀”支持,細化項目周期管理,抓牢關鍵環節,咬定目標堅決攻堅。

根據規劃,未來數年,一批物流重點項目都將相繼落地,大規模物流樞紐集群、物流園區正在加速形成。

立足“1核心3樞紐8中心”的空間布局,形成的“核心區+物流樞紐+物流中心+末端配送”物流網絡體系建設,預估總投資超千億元。

“十四五”期間,全市將重點推進已有實施主體的京東“亞洲一號”智慧物流中心、常州順豐豐泰創智產業園等21個重點物流項目建設,確保21個項目在“十四五”期間完成投資300億元。今年,“1核心3樞紐8中心”體系內的物流項目年度投資56億元,1-9月已完成投資45億元。

典型項目

常州京東“亞洲一號”智慧物流中心項目:

集自動入庫、存貨、打包、分揀、出庫等全流程作業于一體,在世界電商一體化智能物流園區建設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常州順豐豐泰創智產業園項目:

主要建設電商企業中心、產業綜合服務中心、智能分揀中心、JIT制造物流中心及電商冷鏈物流中心,構建智慧物流、科技創新、供應鏈、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綜合服務體系,打造區域產業創新、協同發展的服務型園區。

新運冷鏈項目:

主要通過建設智慧型城市中央廚房及冷鏈共配基地,為常州及冷鏈食材上下游企業提供共儲共配、智慧管理等10余項綜合服務。項目將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對食品及其原料的生產、加工、流通、倉儲及零售等各個環節的全程監控。

物暢其流 貨通天下

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集裝箱船只穿梭往來;沿江的碼頭、物流園區星羅棋布,共同織就了一個城市河海聯運的繁華盛景。

而這,只是全市推進高能級物流樞紐建設,持續推動多式聯運,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通道新支點的一個景象。

多式聯運,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全市重在下好“一盤棋”。鐵路,聚焦外暢;公路,聚焦內聯;水運和航空,協同發展;海鐵聯運、鐵水聯運、水水中轉,“鐵公水空”并駕齊驅,一體化發展,為全市筑起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通道、實現“物暢其流,貨通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市發改委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我市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通道建設的若干政策》,從今年到2025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對重點項目建設、重點物流企業及組織實施多式聯運的平臺企業給予支持。

今年1-9月,常州至上海蘆潮港的海鐵聯運集裝箱發送量達3.3萬標箱,同比增長17.3%,常州海鐵聯運發送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東港集裝箱物流中心項目投入試運營,開辟了常州至上海港的首條河海集裝箱直達航線。

奔牛機場先后開通了北京、泉州、天津和深圳方向的全貨機航班,總投資16.58億元的奔牛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正式啟動,將滿足大幅增長的貨運吞吐量需求。

冷鏈物流 新鮮在線

城市常住人口高達535萬,常州市民一日三餐所需的水果蔬菜、肉禽蛋奶,從田間地頭、天南地北到達餐桌,新鮮十足。

與城市發展并肩前行,邁進“全國一流”發展行列的凌家塘市場,不僅成功打造了一個以農副產品供應鏈為主體,以“農產品加工配送和多功能物流中心”為兩翼,覆蓋華東地區的農副產品源頭集散市場,冷鏈物流設施的建設完善,更讓市民從農產品的“買全國、賣全國”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而且鮮美和鮮活依舊。

這一切,皆因常州發展迅猛、厚重的冷鏈物流實力。

作為長三角現代物流中心的重要建設工程之一,今年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22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我市成功入選,成為“十四五”省內率先進入“國家隊”成員。

常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位于鐘樓區京杭大運河西側,312國道與常金路交會區域,基地總占地面積約1906畝,由凌家塘市場片區及周邊的新運冷鏈片區和名仁冷鏈片區等部分組成。目前,已建成配套冷庫34萬立方米,在建的冷鏈項目容積17萬立方米,規劃建設配套冷庫3萬立方米。

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常州以打造“長三角農產品供應鏈組織中心、全國冷鮮農產品流通指數體系、長三角冷鏈物流分銷分撥基地”的戰略定位,加快項目建設。通過存量資源整合優化、增量設施補短板、設施互聯成網,到2025年常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農產品年周轉量將達到175萬噸,交易量將超過1000萬噸,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營業收入超千億元。

物流主體 活力倍增

建設長三角現代物流中心,如何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跑出“加速度”?發揮“一點居中、兩帶聯動、十字交叉、米字交匯”的區位優勢,加快規劃建設一批物流園區、培育引進一批骨干企業,著力推進物流與科技相融合、運輸與服務相融合,努力建設長江中下游多式聯運物流中心、江蘇物流業制造業融合發展高地、長三角重要的樞紐經濟集聚區。

心中有大局,前方就有方向。當“中軸樞紐”的潛力優勢開始轉化為發展的競爭優勢,全市物流企業主體活力不斷倍增。

近三年來,市發改委通過開展市級示范物流企業評選、市級降本增效試點評選,積極爭取省級重點物流園區、物流基地等一系列舉措,推動物流市場不斷壯大。2021年全市現代物流領域229家規上企業實現營收181.6億元,增長33.1%;其中營收億元以上企業50家;省重點物流企業24家。

目前全市擁有省重點物流基地11家,占全省比重10.6%。其中常州保稅區物流、奔牛港物流、東港物流等基地主要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常州聚盟物流、亞邦醫藥物流、鄒區燈具物流等基地則分別提供公路分撥、醫藥和冷鏈、鋼材物流等服務。

全市擁有綜合物流園、凌家塘物流中心、臨港物流園3個省級示范(重點)物流園,2021年合計入駐企業1153家,吸納就業人數近2萬人,年貨物吞吐量7103萬噸,營業收入463億元,上繳稅收20億元。

典型項目

常州綜合物流園區:

主要為物流服務需求方和供應方提供線上線下交易平臺,經營多式聯運物流、大宗物資交易交割、電商物流、航空冷鏈物流、供應鏈物流、智慧物流、物流金融等物流產業。園區目前已入駐誠通物流、燕進聯運、奔牛港物流中心等項目。

江蘇奔牛港務集團:

依托公、鐵、水資源,以多式聯運、期現結合、科技創新為發展重點,基本形成以散裝、件裝、集裝箱為主要運載,能化產品、農資農產、有色金屬、合金制品、棉麻面紗、建筑材料為支柱貨種,上游來源新疆、內蒙、陜西、寧夏,下游輻射江蘇、浙江、安徽、上海的大宗原材料物資中轉和倉儲銷售的物流格局。近三年來物流服務收入保持10%增速。

未來將重點建設輻射于長三角的“生產資料集散中心”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業務向省內及長三角的拓展。

智慧物流 美好城市

如小山般的貨物碼放在垛位上,與以往依靠傳統人工介入的裝卸方式不同的是,如今,車輛的貨物信息包括車牌號、材質、規格、數量會自動顯示在終端顯示器上,經智能傳輸設備送達貨物對應地點。如果貨件不能在指定垛位卸載,智能終端上的報警器會顯示彈窗。這樣的順豐智慧物流場景將越來越多出現在城市生活中。

通過科技賦能,創新供應鏈智慧物流,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常州在倉儲、物流配送等供應鏈多個環節發力,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靶向發力,政府部門的一攬子扶持舉措凸顯特色。市發改委提前謀劃布局,聯合高校建立智慧物流裝備目錄,對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購買列入清單的裝備給予補貼。

典型項目

常州聚盟物流園:

集聚本土中小物流及配套企業46家,自主研發智慧化信息系統平臺,采用“線下+線上”發展模式。目前常州聚盟物流園已形成直達全國152個主要城市的線路產品,服務常州及周邊1萬余家制造企業。2021年被交通部認定為“司機之家”,在疫情期間作用尤為明顯,受到貨車司機的廣泛好評;被省發改委認定為“江蘇省重點物流基地”。

未來,將加大新技術、新設備和智慧物流投入,擴大服務能級,實現常州直發全國300個主要物流節點城市。

常運供應鏈智慧物流:

主要為溢達服裝、裕源靈泰面料等紡織服裝客戶,提供專業生產端到消費端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實現了信息化技術全面升級。自主研發的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CYWMS倉儲管理系統,實現對倉儲管理系統和數據交換平臺的維護及大部分定制功能,與不同服裝型號終端適配,優化業務流程。

未來,將加大新技術、新設備和智慧物流投入,擴大服務能級,實現常州直發全國300個主要物流節點城市。

(發改軒 孫東青 黃潔璐 董心悅 王 銳)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