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訊:“氫”盡所能 我國氫能技術實現突破

2022-11-20 16:10:18 來源:央視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資料圖片)

氫能在能源轉型中具有巨大潛力,但是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近期,多地持續出臺政策,推動氫能產業加速落地,目前氫能市場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記者 平凡:我現在是在北京延慶919路的公交場站,在我身后就是70兆帕氫燃料電池的公交車輛。這批車輛是由奧運的通勤車輛改造而成,目前的數量達到了123輛,這個數量在全國也是最大的。 這趟氫能公交線路從北京延慶城區到市區的德勝門,公交車加注的是氫氣,排放物為水。 氫能公交車有綠色低碳、長續航、耐低溫等特點,但造價和配套加氫的成本較高,目前還需要政府的補貼。

在內蒙古,全國首臺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已經安全運行超過兩萬公里。同時,以錦白鐵路為應用場景的氫燃料電池機車設計方案,已經通過評審。

在長三角地區,氫能重卡運營的數量快速增加,主要是用于城際的快遞物流運輸、工業品物流以及港口集裝箱的運輸。 專家表示,使用氫能重卡對減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有明顯的作用,適合在高速公路等干線物流場景推廣應用。

“氫”盡所能 氫能技術實現突破 行業成本有望下降 氫能要大規模推廣應用,降低成本是關鍵。業內普遍認為氫能產業和其他新能源產業一樣,需要一個從政策扶持到市場化經營的過程。降低成本的路徑在哪里?

記者 平凡:我現在是在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的一條生產線,我手中拿的就是關鍵零部件膜電極。像一個150千瓦的氫燃料電池,需要400片這樣的膜電極,單片膜電極的市場價值是在300元左右。目前,整條生產線的訂單已經排到今年年底。 國內用于重卡等商用車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已經取得自主化突破,正在構建覆蓋原材料到系統材料部件的全產業鏈。

目前,通過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綠氫是氫能產業發展的方向,但由于制氫成本較高面臨推廣的難題。近日,中國石化研發出高效新型陽極催化劑并實現工業放大,能夠提升制氫的效率。 在廣東佛山,國內規模最大的質子交換膜裝備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之中。基地生產的是制氫的關鍵裝備,類似汽車的發動機,將利用全球的先進技術,大幅降低制氫的成本。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